文艺院团网络直播如何立得住行得远(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2-13 11:06:01
浏览

“从今年3月启动直播以来,团里收入接近80万元,个人主播收入超过50万元。”罗松花说,“对于需要一年创收200万元来解决生存问题的延边歌舞团而言,直播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直播重获生机的还有盘锦市艺术团。近年来,有着近40年历史的盘锦市艺术团面临着演员流失、演出机会减少、入不敷出的压力。今年4月,盘锦市艺术团开始直播,首次开播就有1000多人在线观看。过去月工资只有3000元的演员,如今通过直播月收入最多可达2万元。盘锦市艺术团团长丁岩告诉记者,尝到甜头的他们目前已开通10个直播账号,正在进行常态化直播。

线下演出有比较成熟的收入分配机制,但线上演出的收入如何分配却是一个新课题。罗松花介绍,延边歌舞团的直播分为团体直播和个人直播两种。团体直播的打赏收入由团里和演员按比例分配,个人直播的打赏收入归演员。这大大提升了演员们参与直播的积极性。目前,团体直播间有4个,直播每天都有;个人直播间有6个,每天有4到5名演员开播。

延边歌舞团还将直播间搬进景区,在龙井琵岩山景区、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延大弹幕墙等地开展直播活动,将当地的旅游风光、美食特产、文创产品推广给直播间的观众。“我们的直播间就是一个移动‘打卡点’,走到哪里就把观众的视线带到哪里。”罗松花介绍,延边歌舞团的直播间为很多景区带来了流量,景区则用一定的收益回报他们。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江怡认为,随着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观众会将文旅消费与艺术消费相结合,这不仅会增加院团的人气,也会拓宽院团收入的渠道。

让直播内容更加立体多元丰富

记者采访中,不少文艺院团反映,刚开始直播时,直播间会涌入大量观众,但当直播进入常态化,人气会慢慢下降。

网络观众都喜新厌旧,新鲜感是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当直播进入常态化,“第二舞台”如何持续吸引观众,成为摆在文艺院团面前的现实问题。

“过去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戏曲在内的不少舞台艺术市场萎缩,导致一些文艺院团面临生存危机。”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刘祯说,“直播为院团和演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直面观众和市场的机会,也倒逼院团和演员将满足观众需求提升为一种行动自觉。”

“线下演出一两个小时,大部分人都能看完全场。同样的时间,如果是线上直播,估计大部分观众很难坚持看完。”在浙江音乐学院艺术与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院长林宏鸣看来,直播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不能简单地把线下演出直接平移到直播间,而要不断丰富演出内容供给。

在刘祯看来,相较于线下整场大戏演出,直播间演出小型化、片段化将是未来的趋势。网民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他们浏览直播的方式比较随机,只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输出高质量的精彩内容,才能留住观众。

“我们今天不想看你舞台上的演出,想看你舞台下的样子。”在一次直播中,有粉丝突然跟北京京剧院青年老旦演员邢文文提出这样的要求。

“舞台下的我有啥好看的?”虽然不解粉丝为何提出这样的要求,邢文文还是在化装间开了播——一边化装,一边跟粉丝聊天,既分享演出前的心情,又介绍各种演出服饰。让邢文文没想到的是,那次直播效果特别好,直播间的观众比平时多了几倍。

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梁建明看来,直播间不仅是演出的“第二舞台”,也是会客厅、聊天室,很多观众进入直播间不仅是为了看演出,也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因此文艺院团和演员进行直播,既要丰富演出形式,也要多提供一些演出之外的内容,尽可能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