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车轮飞驰远方(我们这里的年轻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2-16 07:55:01
浏览

遥望车轮飞驰远方(我们这里的年轻人)

 
 

  一

  冬日的阳光洒满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偌大的厂区。大门顶上的中车标志红色繁体“車”字熠熠生辉,像钤入蓝天的朱红印章。微风拂过香樟枝叶,裹着些许寒意。转向架事业部轮对车间内却火热如盛夏:各种高新设备井然而列,机车、地铁和城轨等型号的合金钢车轮被电脑操控的机械手抓取、放稳后,又被一一测量、清洗、加工……

  此刻,车轮加工班工位长张利好正在工位忙碌。一台两三人高的车床上,躺卧的车轮被切削出一圈圈卷曲纤细的钢丝,乳白色的切屑液如豆浆般缓缓溢出……张利好抬手推了推安全帽帽檐,凝神观察眼前的钢丝和切屑,又侧耳听听机器轰鸣声。他放下心来,走向相邻的另一台设备。

  他和另外两名忙活的工人是一个班组,需同时操作四台设备。早上8点到岗,先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查看程序、刀具和参数是否有异常,随后才摁下按钮,启动机床。正常情况下,四十五分钟完成一件产品加工。其间,他和同事们得集中精神,关注设备、刀具切削运行状态,连最细微的异常声响也不可放过。宽敞的车间内有十来个班组同时工作,大家各忙各的,嘈杂中又非常专注。

  趁张利好直起腰身,我上前跟他攀谈起来。“车轮加工班是火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生产单元。我们公司所有车型的车轮都在这里加工生产。”说到自己的工种,张利好脸上淌着自豪。

  “上班八小时,总重复同样的动作,有时也会觉得无聊吧?”我突兀地问了一句。

  他咧嘴笑了:“哪会?”若是新产品,调试难度很大,有挑战性,需全身心投入。之后按部就班,不停操控设备,修改参数,看起来有些枯燥,但想到完工的车轮将飞驰在风景如画的远方,自己也会像跟去一样,遍览万里山河,就乐在其中了。说着,他指指眼前的设备,眼里又满是自豪:“这条车轮数字化生产线是国内最先进的!”

  我理解张利好的自豪。他工作的中车株机,出产的多型动车组犹如奔腾的骏马,助力中国普速铁路跨入动车时代,打造的电力机车跨洋过海,飞奔在更广袤的大地。滚滚向前的车轮,激荡着驱动全球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力量。而这些车轮,出自张利好和他的同事们之手。

  这名被同事们称为“老师傅”的数控加工操作工,其实才三十出头。他个头不高,敦敦实实,一身朴素的灰色工装,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但实际上,张利好头上除了标志醒目的安全帽外,还有“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中车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是颇负盛名的青年工匠。

  二

  2010年4月,沁人心脾的香樟花香透株洲全城时,二十一岁的张利好第一次穿上工装,站在了中车株机公司大门前。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兴奋、激动,也有些紧张。

  他是河南洛阳人,从五年制的洛阳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后,原本想到广州、深圳去闯一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湘江边的中车正招工。怦然心动的他,果断登上了南下的火车。赶到株洲那天,报名处人头攒动,三千多双眼睛溢满同样的渴望。张利好惴惴不安,担心自己没戏。不过,到底是优秀毕业生,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接连参加笔试、面试。过关斩将,他终于收到了一张浸透喜气的录用通知书,成为公司车轮加工班的一员。

  张利好没想到的是,上班第一天,他就蒙了:图纸上各种尺寸密密麻麻,眼前摆放的刀具、零件没一样熟悉,加工产品无从下手……他深深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古诗的含义。从课堂到实践,原来隔着比从家乡到公司还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