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笛音越古今(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2-18 06:47:02
浏览

  40年来,考古发掘逐步揭开贾湖先民生产生活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他们在此构筑房屋、狩猎采集、捕鸟捉鱼、种植水稻、驯养家畜、炼土为陶、破石成器、钻骨制笛、发酵酿酒、穿针缝衣……不过,还有诸多未解之谜等待破解:贾湖先民来自何方?他们在此生活了1500年之久,后来去了哪里?龟甲刻符与甲骨文有何关系?这里的女性平均身高达1.67米,身高偏高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使用的绿松石来自哪里?诸多谜团,有待考古研究探索未来,揭示本源。

  曾主持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近40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居中表示,贾湖遗址的研究发掘进入了第五个10年,有新生力量的参与和努力,相信贾湖遗址的研究工作肯定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展陈利用

  多种方式讲述史前故事

  紧邻发掘区,便是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展示区。栈道串起4座古朴高大的木棚建筑,原发掘区域之上复原了地层剖面展示区、房址展示区和农业起源展示区等,游客可穿行其中,实地感受八九千年前贾湖先民的聚落生活。

  湖田相间处,一座博物馆临水而建。从空中俯瞰,以远古先民生活场景为造型的贾湖遗址博物馆,状如溅开的水滴,在麦田间舒展,寓意文明的发源和扩散。今年5月18日,贾湖遗址博物馆试运营,11月初正式揭牌开馆。依村庄而建的博物馆,较为系统地展示了贾湖遗址4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帮助人们了解黄土地下凝聚的沧桑。

  走进博物馆,迎面一堵墙壁展示着贾湖遗址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七声音阶管乐器、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步入展厅,场景化展示,再现了贾湖先民狩猎采集等生产生活场景。骨笛、龟甲、绿松石饰、历经千年炭化的稻作标本、孔径仅有0.7毫米的精致骨针……一件件文物,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武艳芳介绍,博物馆占地14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展区设置“礼乐之源——贾湖文化主题陈列”和“贾湖探秘”等4个专题展,今年5月预展以来,到馆观众已超12万人次。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都陈列有出土自贾湖遗址的七孔骨笛。在贾湖遗址博物馆,可以看到更全面的出土骨笛展示,有器身刻满菱形纹饰的二孔骨笛,还有同一墓葬出土的雌雄笛。展台前,点击屏幕,可依次观看演奏家使用出土骨笛吹奏《春江花月夜》《沂蒙山小调》《梁祝》等曲目的影像,笛声古朴悠远,引人遐想。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卫东介绍,贾湖遗址出土了40多支骨笛,有两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之分,多数为七孔,均由丹顶鹤的尺骨制成,长度在17.3—24.6厘米之间。经测音研究,七孔骨笛具有完备的七声音阶结构,从而打破了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结论。出土骨笛的墓葬通常比其他墓葬随葬品丰富,且伴有龟甲和叉形骨器,据此推断,墓主人有较高的身份和地位,乐器包含一定的礼器性质。

  王卫东介绍,除了静态展示,博物馆还组织研学,借助VR、AR等技术,力求实现文物的可视化显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

  以文塑旅

  活化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贾湖遗址博物馆建成后,75岁的贾湖村村民魏建安第一次走进博物馆,透过玻璃陈列窗,再次和多年前亲手清理出土的文物“相遇”。魏建安前后参与了6次贾湖遗址发掘,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清理绿松石饰品的场景。“建得可真不赖”,走出博物馆,他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