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音乐会成为中国“新年俗”(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17 09:32:01
浏览

对于另一个中国城市——成都来说,2023年充满高光时刻,这些时刻也以音乐的形式被人们铭记。在成都新年音乐会上,由大运会主题推广曲《城市的翅膀》《爱是一样的》,以及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主题曲《遇见未来》组合而成的成都新创乐曲串烧,唤起在场观众的2023年成都记忆,引发观众跟唱应和,掀起了现场小高潮。

高质量演出培养高品位观众

今年是国内恢复涉外营业性演出受理和审批后的第一个新年,火热的中国文化市场不仅吸引来一流的世界音乐家,也让一些国外“水团”看到了巨大商机,匆匆赶往中国“过年”。但今年它们的票房情况并不好,在演出开始前售票平台基本显示仍有余票。如12月25日晚,就有新年音乐会因为票房不佳,票价不得不从1200元“跳水”到仅售90元。足以看出,当下国内观众并不会单纯为了洋面孔买单,而是谨慎选择真正有质量的音乐犒劳自己过去有质量的一年。

观众对新年音乐会的选择不再一味盲从,而是从自身品位出发,通过在社交平台充分参与讨论互动等方式选择自己喜爱的院团。例如,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等在开票后很快便告售罄,观众争相为高水准的演出买单。

随着近些年高雅艺术的普及,国内观众的音乐素养有了显著提升。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可以看到,当经典曲目响起,总有观众或是跟着旋律小声哼唱,或是随着节拍轻轻点头,做出显示专业素养的互动。并且,观众对于眼花缭乱的新年音乐会场次选择颇为理性,不仅仅是将新年音乐会作为烘托气氛的一种方式,而是慎重地将其作为一次审美体验。

笔者于去年12月29日和30日两天执棒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在安庆市演出的新年音乐会。在第一天的演出中,我忐忑地选择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这是一部近二十分钟的“大作”,很考验观众的耐心和欣赏水平),出乎我意料的是,现场反响很好,在这座几乎没有演出过交响乐的城市,观众对它的接受度很高,这也让我有信心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加演了这部作品的片段。而在返场演出中的一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指挥观众和乐团一起演唱、演奏了《歌唱祖国》。演出结束后,我在音乐会的观众录像中看到,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以洪亮的歌声、十分精确的音准声情并茂地放声歌唱,就连我在全曲最后指挥的渐慢处理他都可以随着我的手势准确地做出,这令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近年来古典音乐普及教育带来的成效。

国家文化政策导航 音乐审美教育助力

观众对音乐会审美水平的提升,既是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具象表现,也回应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强盛发展。

新年音乐会火爆的背后,是全国各地日益增加的文艺演出场馆对高质量演出的召唤,是公益惠民演出等各地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加持之功。这一系列盛象无不展示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的成就。

意大利爱乐乐团在广州的新年音乐会也是广州公益惠民众多演出项目之一。在全国各地,公益惠民票已成为让更多市民能够走进艺术殿堂,感受世界级音乐会等各类优质演出魅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