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3-07 09:52:07
浏览

原标题:山水画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哲学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早在南北朝,宗炳便以《画山水序》奠定了山水画的理念;此后历朝历代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不朽名画,这些作品至今仍是艺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中国山水画对谈录》是笔者历时3年与9位艺术史家和艺术评论家的对谈。与这些学者的对谈,既回溯历史,探讨中国山水画的本质问题,也对当下的现象进行讨论批评,对未来中国艺术的发展更是寄予了深切期望。

我与中国山水画

我与山水画的结缘,来自家乡的熏陶与化育。明清以来,潮汕平原文人辈出,滋养了这片土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乡村,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在田野里散步、在雨中奔跑的童年经历,成为我多年来思考和绘画创作的源泉。

1972年,20岁的我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从此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绘画训练。1975年到1977年间我以版画创作为主。1978年,我调入广东省美协,1979年成为广东画院的专职画家,创作出国画《山区初春》等作品。1985年到1998年间,我基本是两条腿走路,版画和山水画共同创作,1998年之后专心创作山水画,一直到今天。

这三四十年间,山水画于我更像是一位老朋友,意气风发时它提醒我保持沉着,烦闷时它聆听我的倾诉,孤寂时它与我对话。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也逐渐深化对山水画精神的体悟,意识到山水画创作不仅是对自身人生感悟的表达,更是对人文和“道学”精神的深刻领悟,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对生活深层次理解的途径。

2012年4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我的山水大展《吞吐大荒》,这是我山水画创作生涯的一次阶段性的总结。近几年来,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山水画的创作及思考中。步履不停,我十分珍惜这些时光,除了抓紧时间继续创作,也希望在理论的高度上对自己的山水画创作及思想做一些总结和回顾,于是便有了这本《中国山水画对谈录》的初步构想。

2014年,我托好友帮我物色人选,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赵超博士进入视野。赵超博士精通艺术,自小习画,后跟随金观涛先生研习哲学,博士毕业时已完成中国山水画起源最重要的部分山水画论研究,可谓学有小成。他既通哲学、又懂艺术,由他来主导研究,再合适不过。经过多轮沟通后,赵超博士给出了对谈的九个主题:“道统”“修身”“性情”“笔墨”“术能”“教学”“传统”“体外”“革新”,并拟出了每个主题大致的对谈纲要。这9个议题每3个一组,前面偏内学,后面偏外学,都很重要。最后,确定了各位对谈的理论大家,其中“道统”议题和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余辉对谈;“修身”议题和中国美学史家朱良志对谈;“性情”议题和艺术理论家邵大箴对谈;“笔墨”议题和现代中国艺术史家郎绍君对谈;“术能”议题和雕塑领域大家吴为山对谈;“教学”议题和教育家潘公凯对谈,因为潘天寿先生建立了国画现代教学体系,为潘公凯熟知;“传统”议题和中国古代美术史家薛永年对谈;“体外”议题和西方艺术史家易英对谈;“革新”议题则是和艺术理论家、艺术批评家尹吉男对谈。

9位学者不仅学识广博、精通专业知识,更在自身的领域里有极具深度的理解认知和极高的建树。譬如在“修身”的议题对谈时,朱良志先生指出了中国绘画是重“品”、重“比德”的绘画,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再现态度,看世界的态度与生命的感觉。朱良志先生尤其喜爱绘画,他认为“绘画为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从空间、图像进入,描绘一个世界存在的样态,从这个样态重又抽绎出非常多的线索,让人走进去,有无限想象的空间。”他的观点也引发了我对绘画本质的诸多思考。在与潘公凯教授的交谈中,他以“巨细表象”与“概略表象”两个概念来对中西方艺术的表达方式做了很好的区分阐述,而对于不同文明在融通方面的问题,他指出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融通,这应是一种理解性的贯通,而不能仅仅是“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