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羊楼洞(大地风华)
春雨——在村庄长大的孩子,谁会对春雨陌生呢?每到春雨降下的时节,田里的红花草,都开出了淡红色的小花。鄂南的丘陵地带,很少能见到成片的农田。只有偶尔在两道小山之间,也许能找到一块平地,当地人称作“畈”。立春后,随着天气渐暖,稻田里从边到角,便有红花草的淡红色小花荡漾出来。一格一格的红,似乎把田也染花了。今天看来,红花草也算是乡村的一道风景,但过去的农人并不看重这些,只觉得这是上好的绿肥。春耕犁耙过处,红花草就翻到了泥土之下,成了佑护稻禾的春泥。
今年春雨纷飞的时节,我和朋友们行进在去赤壁羊楼洞古镇的路上。极目南鄂大地,再也见不到那一格一格的红花草了。今天的人们掌握化肥等农业科技的力量,早已不靠红花草肥田了。田地里,油菜正在抽薹,麦子也在返青,之前长满荒草的水田此刻已蓄势待发,等待着雨水后的复耕。远处的村庄,两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楼上竖着铁桶模样的太阳能热水器。乡村早已旧貌换了新颜,但屋后的山坡上,依然竹林丛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可是鄂南人家的标配。隔着楼房,点点梅花在村庄散落,红的、白的、粉的,代替了那淡红色的红花草。
一路向南。薄暮时分,到羊楼洞时,雨终于下了起来,自沉重如铅的天幕,如丝如缕地垂落。它不像纷扬的雪花飘逸游荡,却像跳水健将的纵身一跳,笔直舒展,水花消失。在羊楼洞,雨落在明清古屋的瓦沟里,不一会儿就有滚滚的雨水,争先恐后地流了下来。雨水像大珠小珠串起的门帘,在每家店铺门前晃晃悠悠,滴在光滑的石板街上,不需人来指挥,便化作“嘀嘀嗒嗒”的清脆合奏。石板街上的一块块条石,被雨全打湿了,光滑得像刚刚漆上清漆,能照出人的身影来。街面古老的车辙被雨水灌满了,竟变成一条奔腾的小溪,顺势向低处而去,后水推着前水,在狭长的车辙里挤挤挨挨地流向远方。
雨中的羊楼洞明清街,店铺林立,电报局、钱庄、票号、厘金局、客舍等一应俱全,尤以茶庄为多。虽听不到往日的喧哗、热闹的讨价还价声,但当年的厅堂格局及交易场景依然得到保存和复原。这里是鄂南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明清古街之一。它得益于当地原住民爱乡恋梓的情愫,一直没有乱搭乱建、大拆大建;更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重金,修旧如旧。看着整饬一新的古街古屋古店,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和对未来的憧憬,也让当下纷至沓来的游客能在观摩中回想。
说羊楼洞,必说茶。鄂南的红壤丘陵适合种茶,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等地都产茶,羊楼洞茶更是声名远播。据载,自唐太和年间起,此地便有人将野生的山茶进行人工栽培,人称“松峰茶”。而羊楼洞地处松峰山山腰,最是得种茶之便利。羊楼洞既生产常见的绿茶,也生产颇具特色的黑茶,且以黑茶最为有名。为了便于远程运输和携带,黑茶又多被压成砖状,便称“青砖茶”。上好的砖茶,汤色橙红清亮,浓酽馨香,味正清爽,回甘隽永,像极了羊楼洞人纯朴的日常生活。
人们喜饮青砖茶,盖因其除生津解渴外,还有化腻健胃、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功效。宋代曾一度以砖茶进行茶马交易,至明朝嘉靖初年,羊楼洞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遥想羊楼洞极盛时,商贾云集,甚至有海外商人在此投资设厂,经营羊楼洞茶。电报局彻夜灯火通明,“嘀嗒”声不断,或向汉口,或向张家口,乃至向海外传递茶叶价格的升降、销货量的多少。财富从羊楼洞出出进进,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种茶制茶者也收入颇丰。羊楼洞的茶,真是神奇的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