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展现商文明的面貌(2)
勾勒商代文化的交融与借鉴。“四海来假,来假祁祁”,王畿与周边诸侯方国不断进行文化交流与交融,不断丰富着商文明。在博物馆四方交流的展线上,有许多陶鬲。陶鬲系炊器,在殷墟发现了许多非本地生产的陶鬲,它们是诸侯方国的人们从自己家乡带来的,如来自晋陕高原的花边口沿袋足鬲,来自山东菏泽地区的宽沿方唇鬲,来自湖北毛家咀遗址的“羊角”鬲,等等。此外,殷墟遗址还出土了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硬陶器和原始瓷器,来自北方草原地区的兵器、车马用具等。殷墟文化正是在吸纳融合四方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才得以形成“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这也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
鼎是商代重要的青铜礼器。殷墟博物馆新馆以青铜方鼎为其外形,四面采用草坡进行掩护,使其很好地融入殷墟遗址。博物馆外墙上部纹饰采用了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三大主题纹饰和装饰手法,以云雷纹为地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凸起于地纹之上,层次感强。博物馆大门门楣上的“天邑商”三字,来自殷墟甲骨文。在步入博物馆大门之前,我们可以给游客讲“天邑商”的由来:因为殷墟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所以商朝人自豪地称自己的都城为“天邑商”或“大邑商”。站在博物馆大厅抬头仰望,玄鸟正在空中盘旋,这就是《诗经》中“玄鸟生商”的美丽传说。
殷墟的发掘与保护,离不开一代代考古人的坚持与传承。基本陈列“探索商文明”讲述了从1928年董作宾铲起第一锹土开始,到李济、梁思永等第一批中国考古学家15次科学发掘殷墟宫殿区、王陵区,再到上世纪50年代起安志敏、郑振香、杨锡璋、刘一曼、唐际根等考古学家发掘殷墟众多区域及洹北商城的过程。近百年的上下求索,基本建立了商代考古编年体系,厘清了殷墟整体布局,深化了族邑形态和性质研究,拓展了手工业布局与技术研究……
博物馆与殷墟宫殿宗庙区仅一河之隔,是殷墟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内持续的考古,“大邑商”面貌不断被揭示,商文明内涵不断被丰富。
(作者为殷墟博物馆执行馆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3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