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蜀地名窑盛景(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
东部台地作坊区也是一处重要遗址。从唐代早期至南宋末年,1号窑包进行瓷业生产近5个世纪,持续使用这处台地作坊区。现存遗迹包括作坊基址、水井、灶坑、釉料炼制坑、灰沟等。
北部平地作坊区紧临中心山体北侧,主要分布着从五代到宋末的作坊、储泥池、陈腐池、釉缸、水井等各类遗迹。其中,5号作坊是一处修筑较为规整的作坊建筑,多以废弃匣钵砌墙、铺地、筑井、造池,根据这些遗迹可以推断出从胎土备制到器表施釉的制瓷流程。
斑斓的彩瓷
走进邛窑临展馆,一件件文物诉说着邛窑长达8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令人浮想昔日窑火兴旺的盛景。
邛窑是中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以青瓷生产为主,釉色多达20余种,产品种类丰富,涵盖饮食起居、文玩、建筑构件、佛教用具等。邛窑对南北方窑业技术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开创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如乳浊釉、复合彩绘装饰、高温三彩等,对古代陶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眼前的一组青瓷器为邛窑早期产品,主要是杯、壶、盘等日常生活用品,风格简单粗犷。隋代青瓷高足盘盘面大而浅,喇叭形高足,釉色青黄,是邛窑早期较为精美的产品。专家研究发现,邛窑的青瓷生产与宁绍平原、长江中游等地的制瓷技术紧密相关。
与青瓷高足盘年代相近的白瓷高足盘,喇叭足更高一些,显得高挑优美。罗冬梅说,这些白瓷产品显示了邛窑与北方窑场的密切关系。南朝至唐代早期,邛窑广泛运用化妆土技术,使得白瓷生产质量较为稳定,并为后来釉下彩瓷的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唐代中期开始,邛窑一改“南青北白”“重釉不重纹饰”的传统,将胎装饰和釉装饰、高温彩绘和低温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集于一体,开创了彩绘瓷的新局面,堪称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到邛窑遗址考察后说,高低温釉下彩、三彩是邛窑的代表作品,较早烧制成功,其工艺传至江南诸民窑。
唐代青瓷褐彩“临邛”文字杯引人注目。杯身中央以釉下褐彩书写“临邛”二字,是目前所见最早标注产地地名的邛窑瓷器,也是迄今考古发掘中仅见的一例。
邛窑是中国最早生产釉下双彩瓷器的窑场,其中最常见的是褐绿双彩。青瓷褐绿双彩草叶纹盘口瓶腹部装饰褐绿草叶纹,盘口装饰釉下绿彩点纹,是邛窑釉下双彩瓷器的代表作。青瓷褐绿双彩刻划莲花纹大盆纹饰生动,盆底刻绘折枝莲纹,内壁刻绘一周变形波浪纹,主题花纹均施淡黄釉,衬以绿、褐双彩,颇有“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的意境。
晚唐到五代时期,邛窑在器物成型、支烧施釉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生产出独特的邛三彩瓷器。邛三彩体形轻巧,釉面光亮,黄、褐、绿三色绚丽夺目。十方堂5号窑包出土的邛三彩杯以模制方式成型,喇叭形小高足采用接足工艺,通体施黄釉,装饰褐绿相间的条纹,色彩鲜艳明丽。
砚台、水盂、花瓶、香炉、茶盏……邛窑器物透露出古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宋代省油灯是邛窑瓷器中极具创意的产品,灯盏设计成中空的夹层,使用时在夹层中注入清水,利用水蒸发降温的原理降低油温,减缓油的燃烧速度,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鲜活的技艺
参观龙窑遗址,体验古法拉坯,开展模拟考古……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在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举办。学生们亲手触摸历史遗迹,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近距离感受邛窑的魅力。
“非遗传承人何丹老师亲自教我拉坯的技巧和方法,我觉得很有趣,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来这里学习。”邛崃市文昌小学四年级学生王馨锐说。
何丹是“邛窑烧造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在遗址公园内开设了工作室,复原邛窑古陶瓷烧造技艺,让游人可以亲身体验陶瓷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