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近在百姓身边(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6-19 02:26:01
浏览

太原市出台《太原市文物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博物馆作为“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加快构建以历史类博物馆为基础、专题性博物馆为特色,以国有博物馆为主干、非国有博物馆和类博物馆为补充的基本架构,建设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现代博物馆体系,聚力打造锦绣太原博物馆集群。

在唱经楼,太原科举文化博物馆诉说着科举制度的辉煌与衰落;在铁路工程师楼旧址,山西铁路建设博物馆展示着铁路发展的历程;在南肖墙关帝庙,太原城市记忆馆通过集中展示老物件、老照片,展现市民的生活变化与城市的时代变迁……太原巧妙地将文物建筑、名人故居、工业遗产等打造成了群众身边的博物馆,一座座“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会客厅”,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踏进太原蒙山景区一座静谧的小院内,式样不同的灯笼随处可见,窗户上贴着花灯主题的窗花,彰显了各式各样的古灯元素……2016年12月开馆的山西慧光古灯博物馆,共展出了涵盖战国、秦汉到二十世纪的灯具约300盏。古灯博物馆以纯公益的形式向游客开放至今,每年接待参观者达6万人次以上。

围绕三晋文化、晋阳文化、晋商文化、醋文化等不同类型又极具当地特色的博物馆,太原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矩阵。太原市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案例,也因此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太原市已有各类博物馆101座,实现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不仅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传承,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文化与生活的桥梁。

不止陈列:文化“云”达指尖

片片粽叶,粒粒糯米,端午佳节的回忆凝聚在飘香的粽子里,在太原市太山博物馆,游客品尝太山福粽,体验艾草香包制作,一同观看皮影戏。博物馆变成中国民俗体验馆,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指尖绽放。

在线上,双塔博物馆开展“‘云’赏双塔,‘粽’享美好”专题展览,通过云端展示双塔寺无梁殿建筑群、太原地标“凌霄双塔”,开启一场历史文化之旅……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太原文博场馆推陈出新,结合自身特色,推出194项“线上+线下”的展览和活动。

据了解,6月8日至10日端午假期,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16.8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3.5%,门票收入227.40万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105.56%。

近年来,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博活动在太原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铺开,打造“双塔牡丹文化节”“晋祠国风文化节”等特色IP,一批时代主题突出、文化特色鲜明的精品展览推出,将博物馆文化融入民众生活,掀起了“到博物馆去”的社会新风尚。

让文物不再仅仅囿于馆内,太原市积极创新,探索“文物”配送模式。在万柏林区特殊教育学校,讲解员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太原市博物馆基本陈列“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并将太原市博物馆首次推出的“冰箱贴”制作活动与孩子分享。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沉浸其中,体验着博物馆带来的无穷乐趣。

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太原市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功能,为近千名学生带去太原市博物馆主题研学实践课程。

据太原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主任侯艳芳介绍,今年以来,太原市博物馆馆校共建活动受到空前关注,一场场覆盖全学龄段的“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扩大太原市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博物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