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京城会馆戏园
图①:颜料会馆里上演沉浸式北京曲剧《茶馆》。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图②:正乙祠戏楼。
杨林娜摄
图③:湖广会馆内景。
李欣然摄
图④:大观楼影城。
本报记者 严 冰摄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北京的会馆和戏园(旧时称专供演出戏曲的场所)承载着人们的乡愁,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漫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不仅能感受到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更有机会走进会馆和戏园,体验一种别样的演出形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会馆旧址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利用,推动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北京市已确定了7个会馆旧址作为“演出进会馆”承载地,立足会馆特色,搭建地域文化交流展示平台,众多会馆和戏园集体“上新”。
2023年,北京推进“演艺之都”建设,继续打造“大戏看北京”“会馆有戏”等重点品牌活动,先后有百余部精品剧目和影片在线上线下进行展演、展播、展映,总观看人次超过3800万。
让我们一起漫步京城会馆和戏园,体验北京的文化记忆,感受古都文艺的新故事。
会馆有戏
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东侧,沿三里河河道走去,不仅能看到老北京的朱门黛瓦、胡同风情,还能欣赏“江南水乡”的青砖石桥、柔美水景。一路向东,走进青云胡同,拥有400年历史的颜料会馆就坐落于此。这座会馆由山西省颜料、桐油商人于明代所建,历史上,这里就是一处集祭祀与观戏为一体的汇聚之所。如今,走进颜料会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传统戏台,好戏仍在这里上演。
观众落座,快板大鼓齐响,灯光亮起,台下正对着舞台的一扇大门打开,演员从门中走出。在座的观众一时成了“剧中人”,跟随着演员的步伐穿越到了旧时的颜料会馆,老弦师弹起弦子,大鼓书唱起来,观众也被招呼着看拉洋片。这是沉浸式曲艺剧《南城记忆之“老门神”》在颜料会馆上演的精彩场景。
该剧目包含牛骨数来宝、拉洋片以及单弦、大鼓、相声、快板等9种曲艺形式;并且充分利用颜料会馆的空间布局,会馆的主舞台、楼梯,乃至观众席之间的过道都是表演场地;不仅如此,演出还设计了多轮互动环节,每位观众在演出开始前都能拿到数枚铜钱,在演出过程中可以打赏自己喜欢的演员,还原旧时代曲艺人和观众互动的情形。
“没有想到传统曲艺演出也能这么有趣!”文女士来北京旅游,偶然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颜料会馆的介绍,特意抽出时间来看了这场戏。当前,这里的演出主打“民乐+”的创意编排,融合京剧、唢呐、舞蹈等多种形式,时尚元素与历史积淀结合。
而在15年前,颜料会馆还因缺乏管理,杂草丛生、外形难辨,2010年才通过保护性修缮,恢复原有形制。直到11年后,随着“会馆有戏”首场演出的成功上演,400年的戏台才再续弦音。
会馆是北京城市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古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2021年,北京市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推出“会馆有戏”系列活动,促进文化空间资源与文化内容资源有效对接。在这一政策推动下,一座座会馆焕发新生。
不同于颜料会馆生活味儿十足的演出风格,对于坐落于北京市前门西河沿街银号会馆内的正乙祠戏楼,总经理张鹏希望将其打造成古戏楼界的“国家大剧院”。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质结构的室内剧场,正乙祠戏楼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梅兰芳、谭鑫培、王瑶卿等京剧名角儿都曾在此献艺。历经数年修缮,正乙祠戏楼在2022年4月重启,并借着“会馆有戏”的契机,用“好戏”激活会馆内核,打造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