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的手写下劳动的诗篇(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7-05 12:32:01
浏览

  山乡历经蝶变,生活苦尽甘来。恰是在西海固,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批农民作家,他们既拿锄也拿笔,耕农家的田也耕文学的田,用劳动的手写下劳动的诗篇

  农民作家的故事还在继续。创造美好生活和创作优秀作品,他们一样地认真执着,一样地吃苦下功夫。他们在树下埋头写字,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敲击键盘,在床头柜上摞起高高的书堆,既让人感到温暖,又让人心生敬意

  (一)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

  六盘山下,绵延不绝的沟梁山峁间,一曲曲宁夏花儿,高入万丈云,回荡九曲肠,诉说着平凡生命的深情与热望。

  和花儿一样,文学亦是心上的话,不写也不平息、不痛快,写了才有满足、有寄托。

  从泾源县黑眼湾移民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玉池村的村民马慧娟,日复一日地种地、喂牛、打工,见缝插针地用手机记录生活随感,描摹乡土变迁,10年间摁坏13部手机,写出上百万字,成为远近闻名的“拇指作家”,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西吉县吉强镇高同村村民单小花,在家庭变故和身体患病的双重打击下写了一封信,托主治医生转交给自己的孩子,医生被她笔下的内容深深感动,一再鼓励她投稿,她靠着写作走出低谷,如今已是西吉县作协副主席。

  彭阳县交岔乡关口村村民曹兵,虽然自称“只是诗歌爱好者”,但个人诗集的出版还是让他高兴不已,“就好比种庄稼有了好收成”。作品获奖后,领回8000块钱奖金,乡亲们打趣说还不如养一头牛,曹兵骄傲地回应:那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村民王秀玲,投稿时听说杂志社只收电子版,于是去网吧兼职打扫卫生,一闲下来就偷偷地学习电脑打字,在把两个儿子都供上大学之后,她也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自考,现已发表小说、散文50余万字。

  马慧娟、单小花、曹兵、王秀玲……这串名字还可以继续列下去。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都来自六盘山脚下的西海固。

  一部《山海情》,让西海固进入更多人视野。广义上的西海固,涉及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原州、泾源、隆德、彭阳,吴忠市同心、盐池、红寺堡和中卫市海原等9个县区。这片土地曾因苦瘠而闻名,过去40年里,从“三西”扶贫开发到闽宁对口协作再到精准扶贫,其成功脱贫的历程堪称奇迹。

  山乡历经蝶变,生活苦尽甘来。恰是在西海固,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批农民作家,他们既拿锄也拿笔,耕农家的田也耕文学的田,用劳动的手写下劳动的诗篇。在这里,诞生了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和首个县级文学馆。仅以西吉县为例,目前全县有1600余人从事文学创作,其中,中国作协会员20余人,宁夏作协会员70余人,西吉籍作家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国家级奖项6次,获得人民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全国性文学奖项近40次,已有60余人出版文集。

  在西海固,庄稼地里长出的不仅是茁壮的麦子,也是沉甸甸的文学作品;汗水和心血浇灌出的不仅是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也是诗意飞扬的精神世界。

  (二)

  为什么是西海固?

  这是走近西海固农民作家群的人,最想探寻的答案。

  还记得《山海情》的开场吗?涌泉村的吊庄移民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村民们安土重迁,宁愿守着十年九旱、收成可怜的故土,也不愿去引黄灌区白手起家、从头再来。“有奔头那就不算苦,没奔头才叫真的苦!”最终说动乡亲们的,是老支书掷地有声的这句话。

  对西海固人来说,这奔头是有水,是通电,是丰收,是盖房,也是识字读书,是知识改变命运,是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是让后代不要再吃祖辈吃过的苦。所以,敬惜字纸、礼敬文化植根于西海固人的意识深处。当地人既视文学为“宁静而神圣的屋子”,希冀在此休憩身心、涤荡灵魂,也看到文学蕴含的“改变的力量”,把阅读与写作视作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