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于竹木 托载千年(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7-21 06:36:01
浏览

  “甘肃简牍尽管历史久远,很多残缺不全,但它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呈现了社会原貌,在历史研究中具有补史、证史、纠史价值。不仅补充了历史文献记录的不足,也印证着传世文献所记载的历史事实。”朱建军说。

  让沉睡的简牍文物“讲故事”

  气势豪放的隶书,瘦劲挺拔的篆书,大小不拘的草书,疏密得体的行书……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序厅,一面巨大的简牍字体墙映入眼帘。阳光下,一列列文字就像嵌入光影绘就的细长光条,一条金色铜质装饰带位于其间,象征着丝绸之路的走向,从墙上延伸向地面。

  步移景异,一次寻“简”之旅就此启程。

  作为专题类博物馆,简牍文物相对单一,简牍学又被称为“冷门绝学”,学术门槛高。如果不做解读,观众很难直接感受到简牍的魅力。

  怎样既严谨客观,又直观有趣地呈现给观众?在筹备阶段,这个难题曾摆在负责基本陈列策展的韩华面前。

  “人们一提到茫茫戈壁,就是灰色、土黄色,我希望观众在看完展览后能体会到‘丰富多彩’,把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文字、书法价值的理解传递开来。”韩华介绍。“简牍时代”“简述丝路”“书于简帛”“边塞人家”,四个基本陈列最终和观众见面。

  “原本只预留了1小时,没想到从中午一直逛到闭馆,这应该是最近看过最喜欢的博物馆了!”在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在参观后写下这样的文字,“以前看过一些专题展,往往只是打卡完工,这家新馆非常有看点,展览中有许多普通人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令人动容。”

  设置封检、木楬等道具,观众可拿起感受;复原案台书架,布置毛笔削刀,立体化呈现简牍使用场景;体验互动,生成一张属于自己的“日书”及出关凭证;用电子放大镜将文物放大10倍细细观看,八分隶书的笔法特征就在眼前……在这里,无数细节等待着游客发现。

  “先把简册编好再写简……”一场“百人写简牍”活动正在序厅举行,沉浸式感受简牍的编联与书写,体验者们一笔一笔在细窄木条上临摹着。

  在“悬泉邮驿”主题邮局,买上一张简牍特色明信片,盖上“永年”纪念戳,将祝福和思念传递给远方的好友。

  在12种可以选择的咖啡拉花里,选上一个“简”字,边品边看;炎炎夏日,来上一根文创雪糕,也是不错的体验。

  “馆里不仅有可售卖的成品,还有可以亲身尝试的文化体验活动。拓印、写简,制作书画简册等等,游客自己将简牍内容呈现出来,更能加深认识。”蹇慧东说。

  生活在河西走廊,闭上眼,仿佛还能听到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向远处望去,袅袅孤烟仍在大漠飘飞。在这片土地上,边塞人家挥洒的汗水、丝路古道上的峥嵘岁月,汇成了万千故事,流传至今。

  “作为一家新建的以简牍为专题的博物馆,未来还有很多的挑战,但作为人类文明的保护者、传承者,我们责无旁贷。”朱建军说。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1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