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艺近人和)(3)
从此,无论是在家做饭、洗衣服,还是出门遛弯、骑行,郑苏梅走到哪唱到哪。为了练习,她带上随身听,反复聆听、模仿、练习精彩唱段,沉浸在每位戏曲演员独特的唱腔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苏梅的技艺日益精进。特别是孙子孙女们上了学,她有了更多时间,开始尝试登台演出。“我鼓起勇气参加了河北电视台的群众才艺展示栏目《绝对有戏》,历经多轮比拼,最终荣获银奖。”郑苏梅说。
如今,郑苏梅成了左邻右舍口中“唱戏的梅子”。平日里,遇到慰问社区养老院、商场演出、亲朋婚礼等活动,她还不时地上去唱几段。
河北梆子作为传统戏曲,如同岁月的陈酿,愈久弥香,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以往农村庙会,只要有河北梆子表演,每次都能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观看。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养老的人和退休老人越来越多,河北梆子也逐渐成为丰富城市中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食粮。
近年来,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地的老年大学、群众文化馆纷纷开设河北梆子课程,邀请专业演员授课指导。中老年爱好者们则自发组建兴趣团体,志愿慰问演出,用热情与才华为社会奉献着一份份温暖与欢乐。
市民姜月玲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养老。每个月,她都跟随公益组织前往城乡的养老院、敬老院,慰问那里的老人。“带着老人们包饺子,饭后我们几个会唱的志愿者还会献上一段河北梆子表演,老人们可喜欢了。”姜月玲说。
据她介绍,自己也是近几年才学的河北梆子:“自从投身于戏曲学习以来,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心情愈发愉悦,也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实。”
河北梆子剧目繁多,内容丰富,紧贴百姓生活与情感需求。众多演员通过举办校园巡演、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与年轻群体的互动
近年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在挖掘和整理传统剧目、展现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同时,还不断创作反映当代社会现实、贴近群众生活的新剧目,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比如我们创作的《李保国》,截取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李保国工作生活横断面的七个章节,包括进山、苹果套袋、资助学生、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等片段,展现李保国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山区脱贫攻坚和科技富民一线的感人事迹,反响颇佳。”赵涛说。
如今,河北梆子剧目繁多,内容丰富,紧贴百姓生活与情感需求。浩如烟海的剧目中,除了《窦娥冤》《秦香莲》《花木兰》《钟馗》《穆桂英挂帅》等传统题材剧目,还有《江姐》《子弟兵的母亲》等革命题材剧目,以及《李保国》《耿长锁》《歌唱祖国》等展现当代典型人物、反映当今百姓生活的现代戏。
不仅如此,河北梆子积极拥抱现代科技。LED大屏幕如画卷般铺展,将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与精湛的戏曲表演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而灯光、舞美、音效技术的巧妙运用,更是将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唱词都雕琢得细致入微,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新生。
“如今,演出市场消费主体是90后、00后,而很多红色剧目中的革命先烈当年也是年轻人。”赵涛介绍,为让观众共情,剧院一方面在创作时把主人公塑造成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贴近年轻人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提升舞台效果,增强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