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勤身健的美好丰富生活(4)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8-11 06:59:01
浏览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人何以为人?作为一个研究人工智能美学的学者,面对人类社会的巨变,我一直在反思:当机器人为我们劳作、替我们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甚至能超越人时,我们还能做什么?人的行为、人的自觉行为,应当是我们能够区别于机器人的重要方面,而体育,就是人类最重要的自觉行为之一。人工智能无法复制人类对运动的热爱。

  我不会和机器比举重,但我会和曾经的我去比,去不断挑战新的人生记录,去举起永远不变的少年梦想!

  

  向更好的状态努力

  周晓枫

  我对运动既不迷恋,也不反感。偶尔打打羽毛球和乒乓球,挺喜欢散步——但要跟宅在家里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等我年过半百,找上门的不仅是“五十肩”,我经常哪儿哪儿都有一种说不清的隐痛。头沉,脖子支撑起来感觉很累。手臂难以上举,向后背也很困难。脚趾和小腿经常抽筋,我猜和缺钙有关,但缺乏运动恐怕也是主要原因。我总是懒着,拖着,忍着,赖着……直到2022年,我每天早晨起来,都像刚刚用过大刑。这才不得已,被朋友拉去一起做普拉提:每周两次。

  进了健身房,我立即明白,自己对身体的忽略有多深多久。每当教练告诉我,应该运用什么位置发力,调动哪块肌肉,都会让我陷入困惑和茫然。常识和理性告诉我:它们分明在我身体上是存在的;但被麻木的厚脂肪围裹着,它们完全不听我的意念指挥和安排调遣。

  不过半年时间,和我同时开始的朋友,已晋升到另外一个段位。她特别能自控,精密区别骨骼上的每块肌肉。我只能趴在瑜伽垫上伸展,仰起脸,看到她在天花板的钢梁上飞檐走壁……她的两条胳膊像长臂猿一样悬吊,同时两条腿摆得跟雨刮器似的。我埋下头,感觉自己依然是混沌的一坨,依然在教练的口令下,吃力而无望地,一遍遍学习自我辨认。

  回想起来,两年过去了。我虽在技术上进步不大,但终于把自己从疼痛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即使我算不得健身达人,即使只维持在每周两三小时的频次,这也是性价比极高的回报。因为身体的改变所影响的,不只是身体,还有整个的生活状态。运动,让我更有精力去酝酿创意,更有体能去迎接挑战……

  奇妙,不止于此。2022年,我在北京文联老舍文学院工作。北京冬奥会刚刚闭幕,领导就找我去开会,大意是说,冰墩墩的形象很受欢迎,希望我能写个新的熊猫故事,跟冰墩墩有关,也和体育相关。

  我当时很为难:奥运会之后,冰墩墩的热度也许会下降,怎么写都是狗尾续貂啊。后来想通了,我恰恰可以写一个“热度下降”之后的故事,不写别人的高光时刻,而写我们自己如何持续散发自身的光彩。《我的名字叫啊吨》就是这样一个童话,写一只名叫啊吨的熊猫,在偶像冰墩墩的带领下完成自我成长,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梦想。

  我想写的,是运动会之外的运动、体育比赛之外的体育。对于多数人来说,健身并非为了追求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而是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它是每个普通人的日常。即使如我,永远停留在初级版的普拉提,我无法与他人比拼,但训练依然是对我自己的激励甚至是奖励。

  当我在普拉提课堂上尝试弯折和舒展自己,其实并不优雅。但,没关系,我们努力更新自己,向更好的状态努力。就像运动带给我的一样,持续开采自身的燃料,点亮内心的光源。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1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