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长影品牌 开创长影未来(国家工业遗产)(2)
第一部长故事片《桥》,有着划时代意义,讲述铁路工人为支援解放战争,修复被敌人破坏的松花江铁路大桥的故事,首次在银幕上塑造了以主人公面貌出现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崭新形象。
“如今回看,《桥》因条件所限还在使用手摇式摄影机,画面略显抖动,但《桥》的出现,如一声春雷,震撼了当时的艺术界,赢得了工人的广泛赞誉。”旧址博物馆讲解员谭月介绍,当时共有37个工会向电影工作者和制片厂献锦旗,各地的工人掀起了向电影中“老梁”学习的热潮。“这面锦旗,正是当年南京一个工会向《桥》的创作者和制片厂的致敬。”
“建厂伊始,长影的领导者和艺术工作者自觉秉承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提出要拍摄以工农兵为主角的电影,创作给工农兵观看的影片。”张光临说,这开创了一条电影与工农兵结合的崭新道路。
在《桥》之后,《白毛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平原游击队》《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一系列展现农民、军人的代表作不断在长影涌现,随着长影“工农兵电影”美学范式的形成,“以工农兵为主角、拍给工农兵看”的电影范式又迅速被各大电影厂采用,在全国开花结果,一大批颂扬工农兵的英雄赞歌电影红遍大江南北。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长影从工农兵起步,拍摄领域不断扩展,创作触角不断延伸,如少数民族题材《五朵金花》《刘三姐》、反特悬疑题材《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儿童题材《祖国的花朵》《红孩子》,一部部佳作纷至沓来,但“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血液一直在长影流淌,一朵朵人民电影的艺术之花在这里一开就是几十年。
“建厂伊始,长影就把自己和工农兵和人民紧紧相连,长影人把自己拍摄的电影称为‘人民电影’。时至今日,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标志依然是一组工农兵的形象。”张光临说。
将电影技术、管理经验播撒全国
电影工业的博物馆
电影是艺术,也是工业,这是相比其他艺术的突出特点。
如今,长影老厂区内,演绎光影故事的摄影棚、谱写声音诗篇的混录棚、留存时光印记的洗印间……一批电影工业的标志性建筑被完整保留。
“这些设备同时开动,24小时可以拷贝120部影片,曾占据全国1/4的电影胶片洗印份额。”站在胶片洗印流水化生产线旁,长影洗印车间师傅罗勇自豪地说,曾经,这里是全国电影洗印拷贝的三大基地——长洗;如今,它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电影洗印工业遗址。
不仅是电影洗印拷贝流程,“胶片电影如何调色调光?声音如何录入胶片?孙悟空腾云驾雾特技如何实现?”跟随罗师傅的足迹,在博物馆的原景原貌中,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诞生了《英雄儿女》《平原游击队》《刘三姐》等数百部优秀剧本的“小白楼”,录制了《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经典歌曲的混合录音棚,还有字幕室、审片室以及电影原始档案、电影服装道具……一套完整的电影生产工业体系,都在这里较好地保留下来。
在洗印车间旁的胶片库,整齐堆放着长影拍摄过的胶片。这些胶片,既是时间的重量,也有管理的智慧。
“胶片曾是电影制作的重要成本,长影的片比大约控制在1∶3,而此前其他地方可能需要1∶5。”张光临说,长影成立后,以正规化、科学化、统一化为导向,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