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谱旅游发展新篇
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元荡湖碧波荡漾、风景如画。
张 锋摄(人民图片)
在位于山西省左权县泽城村的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驿站内,山西工学院的学生们在画画。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游客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游玩。
梁子栋摄(新华社发)
乘高铁沿“超级环线”畅游长三角地区;自驾前往东北,进行深度游;“说走就走”,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来一场city walk……这个暑期,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人气足、供需旺、市场火,热潮涌动的旅游业也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快旅慢游”——
让游客留下来
8月初的一个周末,吃完早饭,胡一禾从北京市朝阳区自驾出发,大约1个小时后抵达河北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开启一场“红楼梦戏剧”之旅。“这已经是我‘二刷’了。”胡一禾喜爱在旅途中看演出,常“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按照提前做好的观演攻略,这一天,她共观看了6场心仪的演出。
大约同一时间,游客谢先生一家从北京南站乘坐高铁前往天津滨海站,用时约1小时。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东疆亲海公园,他们在那里感受大海的魅力。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三地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让三地居民出游半径显著扩大。“打个高铁”或是自驾,“去别人生活的城市‘串门’”,正成为三地居民出游新时尚。“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品牌负责人介绍,7月接待游客人数突破了10万人次,其中,京津地区的游客占比过半。
京津冀旅游直通车的开通,缩短游客路上“旅”的时间,增加在景区“游”的时间。此外,京津冀文旅部门推出特色文旅产品,北京推出“缅怀致敬红色游”“炫酷工业科技游”“长城古迹探寻游”等八大系列主题活动,天津推出十大系列150余项重点文旅活动,河北“上新”一批国潮展示、非遗体验、文艺展演,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
“由于路途中花费的时间比过去大为缩短,在每个地方我可以停留更长时间,细细游览。”胡一禾说,她已将天津、河北两地的街巷游纳入周末出游计划。
做大“蛋糕”——
实现资源互补
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川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些区域内城市地缘相近,文旅资源既有共性,也各有特色。以京津冀三地为例,北京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享誉海内外;以相声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是天津文旅的一大吸引力;河北既有山岳、草原等自然景观,也有浓郁烟火气。三地结成旅游“朋友圈”,可实现文旅资源互补,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满足不同游客需求。这也为三地文旅融合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为推动京津冀文旅一体化发展,三地进行了诸多探索,包括联合签署文化、演艺、群众艺术、长城保护、人才交流等专项协议,联手构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开发文旅精品,树立文旅品牌,定期举办文化和旅游主题活动等。三地间文旅协同发展也结出“硕果”:区域性自驾服务标准《京津冀自驾驿站服务规范》出台,优化京津冀旅游集散功能;发布10条京津冀文旅科普体验线路,涵盖历史、红色、科技、自然等多个主题;联合签订《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旅营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信用+旅游协同共建合作协议》等协同发展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