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乒乓球学校的发展足迹(建设体育强国)
这所乡村乒乓球学校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搬到县城,90年代成为国家级训练场所……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见证了一代代运动健儿逐梦的身姿,也映射了时代发展的足迹。
“这是基地最大的训练场馆,也是国家乒乓球队集训的场地,许多奥运冠军都在这里训练过。”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讲解员认真讲解,引导百余名学生参观。
“奥运冠军训练的地方原来是这样。”“我也要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同学们倍感振奋。
南邻隆兴寺,西靠荣国府。行走在占地34亩的基地内,很难想象,故事起源于一所乡村小学的乒乓球队。
从50多年前成立留村小学乒乓球队,到1986年发展为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再到成为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这里不仅承担着培养乒乓球人才、保障国家队训练的任务,也举办各类群众赛事活动,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
“这里见证了运动健儿逐梦的身姿,也映射了时代发展的足迹。”训练基地主任樊志玉说。
“帮助更多热爱乒乓球的孩子实现梦想”
已是傍晚,训练馆内“哒哒哒哒”的击球声仍未停歇。一张乒乓球台前,8岁的屈伸皓双腿微微弯曲,不停地挥动球拍,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攻球。
“我练了3个小时,一点都不觉得累,一拿起球拍就开心。”练球结束后,屈伸皓打开了话匣子,“我爸爸妈妈都是乒乓球教练,我经常跟着他们一起看比赛。”受父母影响,屈伸皓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今年7月,他跟随父母从河北唐山来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参观后,选择留在这里训练,9月正式进入基地内的学校学习。
“以前体校只有小学,一些优秀学员毕业后被选入省队、国家队,其他学员就要自谋出路。”樊志玉介绍,基地成立以后,更加重视体教融合,体校正式更名为“正定实验学校”,并从小学教育逐步延伸到初中、职业高中教育。
“系统化教学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他们有了更多选择。”留村少年乒乓球体校毕业生成红亮,从河南省乒乓球队退役后又回到正定,成为学校一名教练。
“乒乓球为我打开了一方天地,我也想帮助更多热爱乒乓球的孩子实现梦想。”任教近20年,成红亮见证了很多学员从这里“启程”。
据介绍,这里先后向国家队输送了樊建欣、成红霞、叶明辉、苗相仰、张文静、臧小桐等多名优秀运动员,还成为不少高校的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助力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
层高10多米、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西训练馆内,灯光明亮,照亮30多张乒乓球台。日前,参加巴黎残奥会的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在这里完成了封闭训练。
基地与国家队结缘要追溯至1992年。“那年5月,时任国家队女队主教练张燮林带领女队来到正定封闭训练了1个月,之后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包揽了女子单、双打两个项目的金牌。”樊志玉介绍,此后,国家队经常到这里进行集训。
为保障国家队集训备赛,基地下了不少功夫。集训前,基地会安排专人把场馆及训练设施维护好,保证球台“四角六边”的高度误差低于1毫米;调试馆内灯光,让光线的水平照度、垂直照度及明暗度达到最舒适的状态,确保队员在训练时没有重影;严格挑选、检测食堂食材,充分保证食品安全……
“训练场馆有专人进行巡检和维修,相关的训练耗材随用随领,每周还有定制菜谱。”原国家队教练任国强表示,基地不断完善服务,“助力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
同时,为更好地服务残疾人运动员,基地还注重完善无障碍环境,确保残疾人运动员能顺利进出训练场馆、宿舍和餐厅。2013年,基地被命名为“中国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自1994年至今,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为备赛残奥会、锦标赛等世界大赛在这里封闭训练28次。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因乒乓球结缘,在交流中增进了理解”
2024年国家乒乓球青年女队交流选拔赛、河北省乒乓球精英大奖赛……今年以来,多场赛事在基地举行,带动更多人感受乒乓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