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传承,千年瑰宝添新韵(人文观察·文化中国行)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0-13 06:07:02
浏览

赓续传承,千年瑰宝添新韵(人文观察·文化中国行)

 

  研究人员在莫高窟进行数字化采集。
  敦煌研究院供图

 

赓续传承,千年瑰宝添新韵(人文观察·文化中国行)

 

  游客在莫高窟参观。
  王 毅摄(人民视觉)

 

  缓缓爬上脚手架,打开工具箱,屏息凝神,轻捏洗耳球小心吹去壁画上的浮尘,注浆、回贴、滚压……上午8点多钟,壁画修复师付有旭早早赶到莫高窟,开始新一天的“面壁”作业。从事文保工作37年,经他“妙手回春”拯救的壁画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米。

  坐落于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莫高窟,拥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80年来,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潜心保护修复敦煌石窟、研究敦煌学、传播弘扬敦煌文化。

  如今,敦煌研究院全面负责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和庆阳北石窟寺的管理保护,形成了“一院六地”的运行格局,发展成为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也是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

  创新技术应用

  构筑科学保护体系

  付有旭的工具箱里,“藏”着上百种壁画修复工具。“毛刷、棉球、注射器,每一种都有独特的作用。”付有旭说,敦煌石窟的营建始于4世纪,窟内壁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既脆弱又珍贵,损失一点,就可能再也补不回来。为此,他工作时总是小心翼翼,往往10多天才能修复1平方米。

  这种慢工细活的效果如何?打开手机相册对比,修复前的壁画,人物面容模糊、山水轮廓破碎,透过裂痕甚至能看见壁画后面的墙体,几乎快要整块脱落。而修复后的飞天,面容秀丽,背上云带飞卷,胸下流云飘旋,姿态优美而有气势。

  莫高窟地处大漠戈壁,气候的干旱是壁画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地层中含有大量可溶盐,随着温度变化,不停地潮解、结晶,向壁画迁移,进而伤害壁画。

  为攻克这一难题,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耗时7年,试验了80多种不同拼配比例的材料,摸索出“灌浆脱盐”的技术,并在莫高窟第85窟完成修复。在治愈壁画“癌症”的同时,敦煌研究院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探索研发了起甲回贴、空鼓灌浆等壁画病害修复关键技术,确立了一整套壁画保护的科学程序,促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出台。

  “第66窟窟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注意合理疏导游客。”在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一块硕大的屏幕上,实时更新着莫高窟洞窟本体及微环境监测数据,窟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游客参观洞窟会引起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超过安全值时,及时发出提醒,让洞窟得以‘休息’。”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正模说,每个开放的洞窟中都装有监测设备,相当于给洞窟做实时“体检”。

  如今,敦煌研究院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以分钟为单位获取洞窟内外的环境状况。“运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不仅可以预警潜在风险,也为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张正模说,目前研究院已建成国内首个石窟寺监测预警省级平台,实现了院属6处石窟监测信息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