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传承,千年瑰宝添新韵(人文观察·文化中国行)(3)
如果说古代的工匠与画师,苦心孤诣、开窟作画,为世人留下敦煌壁画,那么今天的敦煌研究院数字化团队,则凭借科技将历史存档。“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刚开始,一年只能拍2到3个洞窟。”俞天秀说,随着技术成熟,现在一年可以拍20多个洞窟,拼接10多万张图片。
将彩塑、壁画数字化,敦煌研究院是国内的先行者。从起初无现成经验参考,到后来经过实践探索形成方法论,如今,敦煌研究院总结、制定出一套工作规范流程,形成了采集、加工、存储等方面的13个标准,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数字化之后的莫高窟,不仅能让更多人便捷地领略石窟艺术的魅力,而且能够永久保存。”俞天秀说。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数字化保护团队已完成敦煌石窟295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86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完成7处大遗址、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以及212个洞窟空间结构的三维激光扫描。
目前,已有2000多万人次登录“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浏览超高清分辨率图像,并对30个洞窟展开720度全景漫游。此外,点击“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还可以进行二次创作,经过审定后再次上传素材库,成为新的数字资源。
加强学术研究
传播中华灿烂文化
轻摆腰肢,手臂划出优美的弧线,舞姿灵动、扮相可爱。9月底,在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成果展上,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伽瑶”格外吸睛。这位由敦煌研究院精心打造的虚拟动画形象,可以通过洞窟壁画讲解、展览虚拟直播、舞蹈演绎等多种形式带领国内外观众体验和了解敦煌文化。
在其一旁,《敦煌艺术大辞典》、《甘肃藏敦煌文献》(1—12卷)、“百卷本”《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等百余部学术专著,铺陈新时代“文物保护学术研究传承弘扬”的行进路径。历经80年发展,敦煌研究院已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一改过去“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境遇。
1900年,敦煌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后,面积仅7.8平方米的藏经洞内,惊现7万余件古代文献和艺术品,被学界称作“敦煌遗书”,由此催生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可由于历史原因,它们流散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
“对研究人员而言,由于敦煌遗书年代久远,纸张状况脆弱,翻阅次数受到严格限制,因此,数字化复原散落的文献尤为重要。”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说,研究院牵头编制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实施方案》,先后与英国、法国、匈牙利等国收藏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敦煌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与回归。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敦煌遗书数据库”正式上线,为全球敦煌学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资源服务。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成功申报“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敦煌石窟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等6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创办的期刊《敦煌研究》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坚持“走出去”,深入挖掘展示敦煌艺术及其研究成果,举行了10余场“敦煌文化环球连线活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办“丝路明珠·数字永恒”敦煌展,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敦煌不再遥远——走近摩洛哥”数字敦煌展,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展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同步开展,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