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幻创作之路越走越宽(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聚焦中国科幻)(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0-22 07:46:01
浏览

  科幻文学有三个要素:科学、生活和想象力。博大深邃的科学体系已经能够窥探宇宙的秘密,我们今天可以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洞察大自然和人的本质。从科幻诞生那天起,它就是面向未来的文学类型,但今天增加了一点特殊性——未来来得太快了,科幻中描绘的未来可能近在眼前,只是我们还没察觉到。文学是写人的,而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人,文学只有适应这样的深刻变化,才能捍卫它应有的地位。

  说回“科幻热”,当前的“科幻热”只是相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言,实际上,中国科幻还没有到达它可以到达的顶峰。单说科幻作家数量,目前坚持在写作一线的科幻作家大概数百人,如果考虑人口基数,这支队伍还远说不上壮大。比作家数量更重要的是作品质量,这是一个文学类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尽管中国科幻已经跻身于世界科幻文学之林,但经典作品还是不够多,像《三体》那样的长篇更少,科幻电影也只是初入堂奥。

  我出生于1948年,从个人经历中更能深刻体会时代发展。回想起年少时所经历的贫穷,回想起当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科技愿景,恍如梦中。这样极为迅猛的崛起,自然会给我们带来震撼,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和写作动力。这是当代中国科幻作家的机遇,我们不能辜负这样的机遇。

  (作者为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丰富科幻的“打开方式”

  海  漄

  自2011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起,我在科幻创作路上已经摸索了13年。成为科幻迷,则是更早的事。20多年里,我欣喜地看到这条路一点点变得热闹起来。无论是近年来科幻电影、儿童科幻的活力迸发,还是冷湖“火星营地”、首钢科幻乐园的备受欢迎,都令科幻界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创作者,“科幻热”让我心潮澎湃,也使我有些压力:面对越来越多的读者、观众,中国科幻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从早期的杂志图书,到现在的影视文旅,科幻不仅是文艺作品,更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业态。在文化产品多元丰富的今天,科幻产业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特质吸引人们的目光?

  回首科幻发展史,创新是关键词。业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凭借作者对生命科学的浪漫幻想,给当时的读者描绘了新的世界景观。进入20世纪30年代,乘着科技飞速发展的东风,一批科幻巨匠以不同视角理解科学发展的意义,编织出充满科学想象的奇妙故事,推动科幻文学不断拓宽题材,走向大众书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科幻遭遇创新瓶颈。在科幻曾经兴盛一时的西方国家,科幻文学尽管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却仍难登大雅之堂,被认为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地摊读物”。经典题材也渐渐失去新意,无论作家还是编辑、从业者,都迫切地希望通过开拓新题材,以包容更多风格的方式来打破僵局,拿出更有创意的作品。最终,“新浪潮运动”将科幻文学立意的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科学,融入更多思考科技伦理、人类生存的内容,作品思想深度得以充分开掘,科幻才在文学界有了立足之地。

  中国科幻同样在不断创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起工业与科学体系,有了一片科幻发展的热土。科学知识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无疑陌生而新鲜。叶永烈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通过讲述一名小记者游览未来城市的见闻,畅想科技怎样赋能人类生活,成为读者理解科学、崇尚科学的生动读本,销量超过300万册。当这种营造科学氛围的使命完成后,中国科幻也遇到“成长的烦恼”,除了科普功能,读者对科幻有了更多期待,那些既有题材难以写出新意。后来,一些融合奇幻、悬疑风格的科幻作品出现,尝试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春日泽·云梦山·仲昆》凭借东方奇幻色彩引发热议,作者获得200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长篇历史科幻小说《天意》则将科幻与历史故事有机融合,书写了经得起推敲的详实细节,单行本销售量超20万册,成为中国科幻“破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