荛花开处 古纸新生(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2)
有了原材料,复原工作愈发顺利。黄宏健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成立了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2015年,复旦大学化学、植物、文博、图书馆、索引等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团队,进驻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牵头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
高校团队的加入,为开化纸复原注入了科技力量。那段时间,黄宏健几乎每隔两个月就跑一趟复旦大学,把新做出的纸样拿给专家进行检测分析。同时,他和工人在研究中心不断改良打浆、漂白等造纸工艺。
探索古纸产业化发展
2016年底,经过检测,黄宏健制作的开化纸纸样和理化指标已接近古纸水平。“2018年前后,我们完成了对开化纸技艺的溯源。”黄宏健说。
目前,开化纸已申报了多项专利,细分出20多个品类,每年产量两三万张,并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等机构采购用于古籍修复保护。
去年3月,黄宏健收到复旦大学邀请,为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定制一批专用纸。他欣然答应,“我们做了6种纸样送往复旦大学,选定后又用一个多月赶制了600余张特定尺寸的开化纸。”
今年,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依然采用开化纸。“相较去年,我们又做了调整,颜色略黄、质感更柔,看上去更加典雅。”在黄宏健看来,这是开拓开化纸使用场景的一个机遇,让开化纸成功“出圈”,让更多人了解开化纸、喜爱开化纸。
这两年,前来咨询、购买开化纸的机构、企业逐渐增多。如今,开化纸不仅用于古籍修复和书画纸张,还衍生出精美的文创作品,走向了国际舞台。
黄宏健对开化纸的探索并未停止。2022年起,黄宏健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量产合作,进入产业化探索阶段;同时,他们也在探索荛花的培育和规模化种植。
“开化纸很‘挺’,但又有点透,摸起来有丝绸手感,并且不像一般的纸张容易破碎。我相信,这张薄薄的纸未来能绽放更多精彩。”看着一张张精心制作的开化纸,黄宏健的自豪溢于言表。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3日 11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