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老经典焕发新魅力(深阅读·文化传承 古韵新风)(2)
为老电影调色是修复的重要内容。调色师孙帆介绍,坐在电脑前操作软件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时间花在查阅资料,或是与电影主创交流上。“电影中每一件衣服、每一个物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严谨考证。”孙帆说。
用心修复的老电影,与时代审美和年轻观众建立新的连接。从北京国际电影节到上海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电影的展映常常一票难求。《劳工之爱情》的系列潮玩、《盘丝洞》衍生品帆布包……近年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围绕老电影IP,推出文创产品、游戏衍生品等,广受欢迎。
数字建模 造像越千年
脚下是白云,眼前是青山,随着镜头拉近,绵延的石窟和高耸入云的阁楼映入眼帘。在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景区,游客正通过全息投影,感受天龙山石窟的四季之美。
天龙山石窟在东方石窟造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让更多人欣赏精美的石窟造像?“通过数字建模,复刻每一件石窟造像,让人们在手机上就能看石窟、了解历史。”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副馆长吴鹏程介绍,2019年起,天龙山石窟开始探索数字复原,搭建流失文物与其原始环境的虚拟合体,成为文物与科技融合的鲜活实践。
在天龙山山腰,一座数字化博物馆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去处。
博物馆内,第8窟佛首造型优美。造像背后,是3D打印复原的背景洞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展厅里,观众参观造像时,还可以通过数字屏幕,详细查看散落在海外博物馆和机构的石窟造像画面,并能进一步放大观察雕塑的局部。“这样细致地参观后,我才知道什么是‘吴带当风’和‘曹衣出水’。”来自陕西的游客温杰说。
在博物馆一旁的全息投影体验馆,屏幕上一件件有缺失的雕塑忽然发光,一条条丝带变成“飞天”形象游走一圈后,雕像缺失部分得以精准还原。“天龙山石窟充分利用沉浸影院、数字洞窟、全息影院等表现形式,展现石窟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鹏程介绍。
2014年以来,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在各级文物部门支持下,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合作,在国外多个博物馆采集到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个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为加快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山西进一步健全古建筑彩塑壁画数字化信息保全档案。“目前,山西已实施云冈石窟、佛光寺、永乐宫等17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650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实现重点文保单位与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全覆盖。”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非遗创新 蚕丝连未来
“水温到了90摄氏度再煮茧,用稻草芯粘起蚕丝,先绕再钩,然后再绕到丝车上,要按照惯性踩车……”缫丝车前,年近八旬的顾明琪缓缓踩动踏板,盆里的蚕丝被慢慢拉出。顾明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蚕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辑里村的非遗展陈室内,他正向徒弟传授缫丝技巧。
南浔产出的丝绸色泽洁白、丝身柔润,明清时期便远销海内外,制作技艺传承至今。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冲击下,大批手工技艺被埋没甚至遗失。非遗技艺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湖州建设了辑里湖丝馆,开展蚕丝绸文化科学研究,在南浔古镇为游客开设非遗体验专区,组织湖丝制品赴海内外参展……辑里湖丝不仅“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
“国风走红,丝绸也在发展。”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依霏说,绫绢以纯桑蚕丝织制而成,是湖丝技艺的一大衍生产品。融入当下生活,开拓全国市场,绫绢产品现已成为各大博物馆及文保单位用于书画装裱、修复的紧俏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