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披彩五指山(非遗焕彩新时代)(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2-17 07:58:01
浏览

  “黎锦的美深深吸引了我,色彩艳丽,图案多样,有100多种,比如表现祖先崇拜的大力神图案,象征忠贞爱情的甘工鸟图案,还有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子多孙的蛙形图案……”今年55岁的刘香兰,谈起黎锦就兴头十足。

  刘香兰家里五姊妹,数她学得最认真。“对黎锦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热爱。黎锦不仅是民族技艺,更是民族记忆。”刘香兰说。

  早在3000年前,黎族人民就开始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类技艺构成的完整体系,以此制成的纺织品统称为“黎锦”。黎锦历史悠久,传承不绝,素有棉纺织业“活化石”之称。宋末元初,黄道婆在海南学习了黎族棉纺织技术,回到家乡后广为传播,极大地促进了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发展,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刘香兰说:“黎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黎锦上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还有各类舞蹈、劳作的人形纹样,是黎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风貌的综合体现。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是黎族的独特‘史书’。”

  织造黎锦所用的踞腰织机十分古老,操作时需席地而坐,配合使用打纬刀、分经筒、提线木杆、竹针、竹梳等工具。刘香兰操作织机非常熟练,不仅能织出精美复杂的图案,而且织锦速度快于常人,在全省黎族织锦大赛上夺得一等奖。

  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有关部门和海南省组织普查,确定传承村、评定传承人、开办传习所,并制定了黎族纺织技艺保护条例。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在这一年,刘香兰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振兴传统技艺

  千百年来,黎锦技艺依靠手口相传,织出的产品主要是自用,或作为嫁妆和馈赠亲友之物。随着城镇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穿衣习惯发生改变,工业成衣逐渐取代手工织物,年轻人对黎锦的兴趣明显降低,传统工艺日渐式微。

  然而,刘香兰从未放弃黎锦。早在20世纪80年代,她就发现了黎锦的独特魅力。那时候,常有游客来探访村子旁边的黎寨,有一次,她和几个织娘在茅草屋下织锦,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看。刘香兰为游客介绍黎锦图案的内涵:“下雨就有蛙鸣,所以蛙纹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青蛙繁殖能力很强,也象征子孙满堂、人丁兴旺。”游客见她织的腰带漂亮,就花钱买下来。“宽5厘米的小腰带卖了5元钱,够买半个月的酱油、盐巴、味精。”

  此后,刘香兰跑去天涯海角等大景区推销黎锦,拿到订单后组织村里织娘们共同设计、生产。2007年,刘香兰成立织锦合作社,挨家挨户动员妇女们加入。销路不好、资金不足的时候,刘香兰用酿酒和养猪的收入补贴合作社的开支,渡过难关。

  通过政府扶持和社会力量帮助,合作社生意逐渐红火起来,织娘从8人发展到16人,再到现在的63人;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包括围巾、背包、服装、床尾席、鼠标垫、手机袋、香囊等。

  刘香兰还打破黎锦传女不传男的习俗,将技艺传给了儿子。她的孙子王程业3岁就开始学习织锦,8岁已经能织出好几种图案。

  2009年,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率先在全省创办“黎族织锦技艺中专学历班”,刘香兰被聘为黎族织锦技艺专业教师。

  2013年,五指山市中小学开始设立黎锦技艺实践课,刘香兰受邀担任授课教师。她还配合文化部门创办了五指山市第一所市级黎族织锦传习所,开办织锦技艺培训班,大人、小孩都可以免费学习,一年培训人数达100多名。

  走向国际舞台

  周日一大早,王子涵、王一贝、王子卉3名小学生来到五指山文化馆内的黎族织锦传习所。

  看刘香兰操作踞腰织机,王子涵十分好奇,连连发问:“这根棍子是做什么用的?织的这个图案是什么意思?这颜色怎么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