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雁门关(行天下)(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2-18 07:35:07
浏览

  在豆棚瓜架下听大人讲述杨家将的故事,曾是我童年时的乐事。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几代杨家将抗击辽兵、忠心报国的故事,借助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景区入口处的显要位置,矗立着二十几尊持金戈、跨铁马的人物塑像,从杨家父子到杨门女将,纪念他们征战雁门关的过往。

  作为边防戍守要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雁门关就已是山河名关。战国名将李牧曾在此长期驻守,击退十万匈奴;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与匈奴交锋,大捷连连;唐代大将郭子仪出雁门关北上,平定安史之乱……这些与雁门关相关并载入史册的事件还有很多。如果将雁门关比喻成一部书,它会是一部卷帙浩繁、情节跌宕起伏的大书。

  三

  一个地方被后人记住,不仅要有重大的历史人物事件,还要有叩击灵魂后迸发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来源于经典文学作品。“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描绘了雁门关一带的苦寒荒凉,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一代代诗人的吟咏中,雁门关成为一处交织着各种情感的所在。雄心壮怀、慷慨意气、离愁别绪、思念期盼等情感,仿佛一道道明暗强弱各异的光线,投射在雁门关沧桑厚重的躯干上。

  这一道关隘,分隔开中原与边地、农业和游牧。一个行旅者,不论商旅、征戍还是宦游,行经此地时往往诗兴大发。南朝诗人江淹有一首《古离别》,开头写道:“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思妇怀人的情意跃然纸上。

  发生在雁门关的众多故事,都是离别之情的佐证和注解。让我印象最深的离别,与两个女人有关。

  汉代为缓和与外族关系,长期实行和亲政策。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据传便是经雁门关北上。跨过雁门关不久,就进入匈奴地界。长江岸边长大的荆楚女儿,来到这黄沙蔽天、严寒砭骨的荒蛮之地,风土习俗与故国大异,怎能不感到悲伤凄怆?相传她曾写下一首四言诗作,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无边思念,该诗哀婉悲戚,读之令人酸楚。

  和亲客观上为关内外百姓带来和平时光。据《汉书》记载,当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站在宁边楼上俯瞰瓮城外面的边贸街,曾经兵刃相向的汉人和胡人,或许就是在这里贸易买卖,互通有无。

  我想象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场景:传递檄文的快马飞驰而来,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清冷的月光照耀着戍边士卒厚重的铠甲,边塞苦战转瞬间变了模样,边贸街旁堆满了砖茶绢丝和鹿茸皮货,商贾云集,车马辐辏,汉音胡韵,言笑晏晏,一派融洽祥和的景象……这样的对比令人欣慰,和平来之不易,在战乱的映衬下更显珍贵。

  另一个女人的遭遇,亦引发我深切的感喟。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皇室衰微,董卓兴兵作乱,百姓流离失所。东汉名臣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被乱军所掳流落南匈奴,嫁与首领左贤王,生育了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用重金赎文姬归汉。文姬与一双幼子诀别,虽能复归故国,却必须失去亲生骨肉。

  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会有人不清楚。在《悲愤诗》中,蔡文姬写下了内心伤痛,字句间仿佛有血泪滴落:“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到了分别之时,“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据传蔡文姬南归故国,同昭君出塞一样,都经过雁门关。当车马行进到这座关城,想到从此骨肉分离,她心中堆积的痛苦与悲哀,或许比这关隘墙垛还要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