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 中国冰雪运动全面升级
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各地掀起了发展冰雪运动的热潮,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今年10月,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将从专项计划阶段转入测试就绪阶段。中国冰雪健儿积极备战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建队、全项目备战的格局已经形成。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深入实施,大众冰雪全面升级,热度提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对发展冰雪运动作出了部署。
2015年7月31日,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我国冰雪运动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掀起了发展冰雪运动的热潮,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筹办彰显中国智慧
位于北京西部的首钢园区,因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呈现新的面貌。原有的精煤车间被切分成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及冰球4块冰上场地,成为冬季项目新的训练中心;原首钢园区内的电力冷却塔,将变身为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场地;曾用来存储炼铁原料的筒仓料仓经过升级改造,已被用作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首钢园区的华丽变身,凝聚起国人的奥运情结,也彰显出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的中国智慧。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多次提到,“看看首钢园区,就可以了解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将是一个令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范例。”
北京冬奥会被寄望于树立办奥模式新标杆。曾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赛区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奥运遗产,冬奥会的13个场馆中有11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为了达到承办冰上赛事的标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攻克了制作冰面、场地转换、体育照明等技术难题。
“北京赛区有八成以上的冬奥场馆都是2008年奥运会遗产。冬奥会后,这些场馆的再利用将继续拓展,特别是新增了冰面和制冰系统的竞赛或训练场馆,拥有更加广阔的赛后利用前景”,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桂琳表示,北京冬奥会筹办注重践行可持续理念,不仅突出绿色环保,还特别注重场馆的赛后利用,与当地发展长期目标相契合,“将对场馆赛后利用的考量前移到设计规划阶段,也是为破解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这一难题探索解决方案。”
2019年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之年,也是系列测试赛前的集中建设年。今年10月,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将从专项计划阶段转入测试就绪阶段。北京冬奥组委在任务总表上涉及的51个业务领域的3123项具体任务将继续全面推进、稳步落实。以测试赛为龙头,相关部门将在专项测试竞赛场地、重要非竞赛场馆和重要业务领域,包括场馆运行、服务接待、赛事运行等诸多方面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打下坚实基础。
备战工作有序推进
冬奥会“北京周期”的第一个冰雪赛季还未结束,中国冰雪捷报频传。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在2019年花滑世锦赛摘得双人滑金牌,彰显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实力。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在新赛季世界杯分站赛上以创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此外,冬季两项、跳台滑雪、钢架雪车、雪车等曾经的弱势项目和新开展项目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和进步。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平昌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有49个小项缺席,这些项目成为新周期的重点发力对象。“平昌冬奥会后,我们针对这些项目逐一分析研究,制定了争夺奥运资格的路线图、时间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备和调整,这些项目的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明显提升。”
中国体育代表团要在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项目参赛,这既是目标,也是巨大挑战。2018年9月,《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实施纲要》出台,制定了“扩面、固点、精兵、冲刺”的备战方略,为备战工作明确了时间表。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冰雪项目的扩面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组建了31支国家集训队,覆盖北京冬奥会全部109个小项,运动员和教练团队共有近4000人,与“平昌周期”同阶段相比人数增加了约7倍。全项目建队、全项目备战的格局已经形成。
科技手段逐渐渗透到训练备战的诸多环节。以科技做保障、以科技换时间、全面提升冰雪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成为冬奥备战的一大亮点,也是冬季项目补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环。
既用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方参与备战、发展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成为备战工作的基本遵循和发力方向。倪会忠说,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将全面推进“固点”的各项工作,细化完善各项目的备战方案。加快明确各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组成架构和人员名单,以服务保障重点项目、重点队伍、重点队员为着力点,建立科技工作备战组织架构,精心做好国家集训队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并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打造适应备战需要的高水平竞技赛事平台。同时,着力推进反兴奋剂教育和监督措施的落实落细,让冬奥会像冰雪一样纯洁干净。
大众冰雪热度提升
今年3月,国际雪联中国城市越野滑雪积分赛在“鸟巢”、首钢园区及延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3站赛事,让越野滑雪有机会走进城市,走进大众视野。“把滑雪比赛放在城市中举办,让大众能够有机会观赏高水平赛事甚至参与这项运动,是把赛事真正办在老百姓身边。”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丁东表示,联合社会力量,创新办赛模式,推进雪上项目普及和发展,是积极推动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有益尝试。
在丁东看来,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深入实施,冰雪活动可以打破地域、季节、人群、文化的限制,并且具有带动全民健身、体育文化普及、产业升级等多维度的意义。
第五届全国大众冰雪季的启动仪式来到上海,不仅为上海普及冰雪运动注入了新动力,也对“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水平提升,冰场雪场在南方也开始普及。”丁东表示,在大众参与热潮的带动下,处于起步阶段的冰雪产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推广冰雪运动,青少年是主要群体。2018年,推广冰雪运动进校园被列入教育部工作要点。东北地区、河北崇礼等地的多家雪场与附近高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定期免费为学生开设冰雪课程。全民冰雪公开课、青少年滑雪冬令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为大众关注和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便利。大众冰雪技术等级评定、裁判员培训班、赛事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同步上线,也为开展冰雪运动进一步确立了标准和规范。
“我们未来要继续广泛开展赛事活动,为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搭建更多平台,同时也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比如推动各地建立冰雪运动协会组织,经常性开展科学指导,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全面推广冰雪文化等,努力构建大众冰雪运动的公共服务体系。”丁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