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3-15 08:59:01
浏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决定设立5年过渡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5年过渡期已过3年,如何有效化解返贫风险,夯实脱贫基础?如何进一步增强脱贫户和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实质性转变?记者深入脱贫地区进行了采访。

守底线,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陇原春日,在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早起做饭、洗涮,安顿好家里,50岁的李雪英来到镇上的一家超市,开始一天的工作。

李雪英夫妻俩原本在外务工。去年,她的丈夫王富山查出癌症,家里两个孩子,老大刚结婚,老二在读高中,正是用钱的时候。看着住院治疗的丈夫,李雪英试着通过“甘肃一键报贫”系统进行了自主申报。

村干部上门核查后,不到两周,李雪英一家正式被认定为因病返贫监测对象。当地第一时间为全家4口落实了医保资助600元,并购买防贫保险。经过镇村协调,李雪英在周边超市当上了理货员,加上本村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家庭收入有了保障。“有政策兜底,心里头踏实了。”李雪英说,丈夫住院治疗的医疗费通过大病保险等报销了九成,其余部分还在县里得到了二次报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进行了重点部署,强调“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近3年来,中西部22个省份已全部建立监测帮扶机制,发现识别时间从初期的平均2个多月减少到现在的15天以内,并每户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

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各地加快织密防返贫保障网。在甘肃,依托“一键报贫”系统,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2.1万户、50.1万人,66%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在江西,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收入支出等信息,通过智能模型运算对92.3万重点农户开展数字画像,为精准识别和风险消除提供参考。

“3年来,全国累计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剩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农业农村部帮扶司副司长刘均勇表示,今年要考虑农村居民收入、物价指数和农村低保标准增幅等情况,指导各地科学确定监测范围,研究完善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运用多部门大数据强化筛查预警,持续抓实抓细监测识别,加力加劲推动风险消除。

应当看到,疾病、自然灾害等各类返贫致贫风险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

“总的思路是,应该由政策兜底帮扶的脱贫人口,要逐步同通过正常帮扶有能力稳定脱贫的人口分开,实行分类管理。”在前不久召开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初步考虑,坚持开发式帮扶与兜底性保障相结合,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及时纳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

增动力,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就业岗位拓展提质

“开工啦!”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红旗营乡下双台村,500来亩蔬菜基地里,工人们忙着进行菜苗移栽前的旋地、平整等工序。

基地种植的越夏彩椒,是崇礼区颇具代表性的蔬菜品种。“之前基地主要从山东引进种苗,今年打算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减少运输损耗,也能带动更多的脱贫户务工增收。”基地负责人、万家乐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河说。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后,崇礼彩椒也跟随冰雪旅游打出了知名度。目前,全区依托“品牌+公司+合作社+脱贫户”模式,开展土地流转和标准化种植采收,带动6000多名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1150元以上。崇礼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贾志军介绍,区里将以市场为导向,继续优化升级助农品牌和平台,以生产标准、品牌塑造、组织化建设加快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助力优势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