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项目在重庆璧
重庆12月6日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重庆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西安子科技大学6日在重庆璧山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站实验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由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重庆大学、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空间太阳能站技术暨第三届重庆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发展交流会当天在重庆璧山区举行,前述4家单位在会上联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据介绍,空间太阳能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方式之一,该构想最早由美国格拉泽博士在1968年提出,旨在利用空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对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国际上将其称为能源领域的“曼哈顿”工程。空间太阳能站无线输能、无线通信等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可有效利用空间太阳能,变革传统能源传输方式,提供巨大的、几乎无尽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储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人类航天事业经过70多年发展,如今已步入太空经济时代,大规模空间设施建设已成必然。空间太阳能站目前还需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是大运力运载火箭研发,才能将空间站建设相关材料运送至太空,其次是攻克太空制造技术,将空间站在太空中组装或制造,再次是如何高效地将空间能量传输到地面,最后是空间站对环境影响问题。在重庆建设的空间太阳能站实验基地项目,可成为一个基础实验平台,为未来空间站建设、太阳能站建设等作出基础研究贡献。
据了解,重庆璧山空间太阳能站实验基地项目位于璧山区福禄镇和平村,项目先期投资约1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00亩,其中核心试验区约为106亩,包括升空试验场地、气球平台调试大厅、办公室/实验楼、车库、铁塔等设施。外围隔离区面积约为94亩,将种植太空育种植物,开展太空农业推广和科学普及教育。
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谢更新介绍称,空间太阳能站实验基地建设项目以空间能源技术发展前沿为引导,开展微波输能、测控与通信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设步骤为在2020年前进行空间太阳能站实验基地及研发平台建设,2025年左右实现中小规模平流层太阳能站及并网发,2025年后开展大规模空间太阳能站系统应用工作。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套高空系留锚定氦气浮空平台(系留气球平台)的研制,可实现空间太阳能发站、无线微波传能以及空间信息网等技术的前期演示模拟与验证。同时已完成项目重庆市发改委立项,项目设计方案初稿及用地选址、规划测绘勘界等工作,现在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和报告编制等工作。
在当天会议上,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子科技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重庆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我国空间太阳能站研究进展、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磁生物学效应及应用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就我国大科学工程申报和实施进行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