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填补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领域空白
微纪录有大舞台
□ 姜天骄
如果说短视频能满足受众对新闻资讯和娱乐的需求,那么微纪录则填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领域的空白。
1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能讲好一个故事吗?能阐释一个深刻的主题吗?随着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走红,越来越多传媒机构开始尝试用微纪录的形式来进行文化内容传播。那么,微纪录会消解传统纪录片的深刻价值吗?业界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更加贴近网生代文化需求的传播模式,不仅传播力更强,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媒体尝试“微”转型
“充电5分钟,穿越8000年!”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带火了微纪录。这部作品以每集5分钟的微纪录形式讲述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从匈奴的鹰顶金冠饰,到胡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让观众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认识中国文物,了解中华文化,积少成多,便达到了对厚重历史、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这一案例取得成功后,很多传媒机构也纷纷尝试“微”转型。人民日报融媒体工作室先后出品《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的“一带一路”》等微纪录片;会营销的故宫也推出了《故宫100》,以每集6分钟的内容讲述故宫这一庞大的古代建筑群中的100个空间故事,为故宫打造了一座超越时空的影像博物馆。中国网纪录中国频道编播了微纪录片栏目《微·观》,每期围绕一个主题,诸如“让生命感受家的温暖”“用奋斗走向幸福”“感受创新的光芒”“展现传承力量”等,从普通个体角度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给国人带来的深刻变化。
微纪录并不是传统纪录片的极简版本,而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曾给“微纪录片”下过定义,将其阐释为“篇幅简短、诉求单一、视角微观、风格纪实”,在较短时间内以小切口阐述单一主题,不追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变的空间环境,极力简化人物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
吃惯了文化大餐的观众最初会认为这种形式消解了传统纪录片的深刻价值。业界专家认为,微纪录相较于传统纪录片至少有两个优势:一是时间短,传统纪录片一集50分钟左右的体量很难让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沉下心来观看,而微纪录时长一般只有5至15分钟,更适合随时随地观看,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交流分享,更有利于传播;二是小切口,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宏大叙事,微纪录通常选择用小故事讲大道理,表现大主题,这往往是观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快生活也需要沉淀
如果说短视频能满足受众对新闻资讯和娱乐的需求,那么微纪录则填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领域的空白。对于传媒行业来说,盈利模式有很多,但是做微纪录更多的则是一种社会责任,传媒行业需要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的社会责任。
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一手策划了《中国3分钟》节目,他认为,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除了泛娱乐,观众更需要一些沉淀型的文化产品。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世界需要倾听中国声音,媒体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对塑造中国人文情怀与文化自信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纪录片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中国3分钟》每一个3分钟的小故事,就像一片片马赛克一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向世界、向读者、向观众呈现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为什么是3分钟呢?“因为3分钟最适合传播、适合随时随地观看,符合海外社交媒体短小精悍、随时互动的传播特点。”王晓辉说。
在腾讯视频总编辑、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王娟看来,优质原创内容永远是视频平台最宝贵的资源。这两年,腾讯视频也在积极策划生产原创内容,纪录片就是他们锁定的一个重要领域。王娟表示,视频行业目前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面对海量视频内容,观众的眼光更加“挑剔”,要想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