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修建倒卖灰色财富链:最多时百余户“踩地盘”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12-07 10:49:01
浏览

  浙江商人吴某手里有一座神秘的木楼。

  他亲口汇报记者,这是十余年前从古修建大省山西拆返来的“省保”。这座楼本来在黄河滨上,由于年久失修坍毁后,村支书拍着胸脯、担着风险卖给了他。运回浙江后,他们对这座楼举办了修复。因为要守旧奥秘,地名、楼名都不能透露。

  吴某所说的真实性有待证实。在调研中,记者发明这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背后牵扯出一条倒卖古修建的灰色财富链。有人贩卖古修建构件或整座古修建,个中不乏受掩护的文物古建、汗青修建、传统修建等,通过“整容”洗面革心,实现异地迁建、跨省畅通,并从中牟取暴利。古修建分开本身的出生地,变得支离破碎,四处流离,汗青信息丢失,文化传承被“造假”夹杂,身份不明,乡愁难觅。

  一村最多时百余户涉足“踩地盘”

  谁给古建商供货?记者第一次从吴某嘴里知晓了“踩地盘”这个词。所谓“踩地盘”,是指村民汇集内地古修建根基信息、报价等,转介给大买家赚取中间费。厥后,也有村民本身低价买下,然后再倒卖给下游买家。

  古建商前期主要依靠内地村民“踩地盘”来确定方针。

  吴某掏脱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几个四五百人的微信群。群里很活泼,不绝有“踩地盘”的人把古修建或构件的照片、信息发到群里,问他要不要。

  “‘踩地盘’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跟我们恒久打交道的不少于一万人吧。”吴某说:“‘踩地盘’很赚钱,一小我私家开上三轮车处处跑,看到有石墩买石墩,看到有砖拿砖,看到有瓦买瓦。”

  说到“踩地盘”,吴某多次提到古建大省山西。他说本身在太原有一个收购古修建构件的基地,占地100余亩,主要存放旧砖瓦。去年,他曾在山西万荣县住了一个月阁下,专程收购古物。

  吴某只是浩瀚倒卖古修建的商人之一,在这种商机的刺激下,有些乡村靠“踩地盘”致富。

  记者来到万荣县某村,看到一块荒地上堆满各类石板,一排排尺寸各异的石狮子整齐分列。村后一片清闲上姑且搭建起一些待售的古修建。这里以收购古建闻名业界。“最多时村里有100多户人家做这个生意。”一位村民说。

  “踩地盘”时碰着产权清晰的古修建最好办,但假如是集团拥有产权的古建就较量贫苦,有时需要“多方签字”才气交易。生意业务完成后,古建拆装师傅在构件上做好标志,画下图,然后动手拆。大件的柱、梁,小件的斗拱、雀替,尚有阶条石、垂带、踏跺、下碱等,以及相对完好的瓦片,拆下后,装上大卡车,运到存放地,再把屋子搭建起来展示给买家。

  村里一家古建工程公司的认真人李某从事古建交易20多年,从一开始骑车走街串户收老物件,到收古家具,再到收购古民居,生意越做越大。他说:“来我这里买货的主要是东部沿海省份的古建公司,他们包到项目由我来供货,可能交给我直接做。”

  由村民领路,记者以古建采购商身份探访了村里多个收购大户。部门农家变身客栈,古建构件满地摆。

  走进一位李姓村民家中,记者看到院里以及四五个房间里都堆满了收来的古修建构件,价值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另一个李姓村民家的后屋堆放着上百个收购来的斗拱,年份大多为清代早期。房主汇报记者,这些斗拱都是下乡收来的,“此刻单个斗拱不卖,要的话200多个打包,13万元全部拿走。这里代价最高的一个斗拱有人出价4000元我都没舍得卖。”

  记者观测发明,国保单元旁的古玩城里竟然也在暗地“踩地盘”。万荣县的李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国度4A级旅游景区,景区旅游开拓有限公司投资建树的古玩城位于李家大院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