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外贸再起航(经济新方位·新春观察)(2)
在陈江南看来,业绩翻红,少不了中欧班列的大力支持。“借助中欧班列,我们的设备已经可以运往整个欧洲,为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介绍,去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外贸业务一度受阻。为此,他们一方面寻找新的产品供应商,一方面着手扩大外贸市场范围。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带来了机会,公司看准重庆工业制造优势,联络相关制造企业,为德国大众等公司提供相关机械装备。“重庆和成都的中欧班列线路不同,方便我们根据需要选择线路发送货物。”陈江南说。
外贸发展,物流先行。稳住外贸,首先要稳住全球物流链。
2020年,疫情重创全球物流业,不少航班停运、港口封闭,全球海运运力紧张,国际航运价格持续攀升,集装箱供不应求、运输成本上涨。效率高、路线广、全天候稳定运行、成本低的中欧班列成为连通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和绿色通道。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创新高,全年开行12406列,发送113.5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50%和56%。
“今年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党委书记庄芮表示,随着全球贸易逐渐复苏,货运需求不断上升,国际运输能力依然吃紧,需要继续巩固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保持助企纾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日前,商务部表示正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部门,做好提升海运运力、提高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增加集装箱供应、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工作,努力推动国际物流的畅通运转。
政策加把劲,外贸主体也抢抓机遇。“我们进行了火车的低频震动测试,验证通过铁路进口半导体的可行性。”陈江南表示,今年打算通过中欧班列发展半导体进口贸易。3月,公司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租的3万平方米仓库也将投入使用,能够存储更多设备,保证物流时效,为企业争取更多外贸订单。
跨境电商助力——
拓展新业态 激发新动能
“去年5月以前,公司订单断崖式下跌,几乎没有新增。”说起去年的外贸状况,宁波嘉泽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传军连连摇头。
疫情在全球蔓延,物流、交易成本上升,像马传军这样一直走线下销售的中小外贸企业主一时没了主意。
转战跨境电商是条好路子。但平台、销售、仓储、售后等一窍不通,马传军迟迟不知如何下手。
去年6月,在宁波市政府指导下,22家企业和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宁波)跨境电商出海联盟,希望集合优势资源,通过平台共享帮助中小外贸企业少走弯路,降低经营成本。
听闻跨境电商联盟的筹建,马传军赶紧报名。“联盟整合各理事单位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线上销售平台,产品卖到哪、哪些卖得好都一目了然。”马传军说,“以前对海外消费动向的反应相对滞后,现在几乎每两三个月就要对产品更新换代,面对海外竞争也更有底气了。”再加上货物储备于理事单位的海外仓,在派送时效上,相当于与国外卖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联盟已形成第三方平台销售、海外仓线下分销、企业境外独立站销售等多种营销模式。”联盟发起成员豪雅集团董事长吴威说,通过集成清关、结汇、退税、物流、跨境物流总包、跨境电商店铺代运营等功能,能为外贸制造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
搭上跨境电商的“顺风车”,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有了新模式。据宁波市商务局统计,联盟成立半年来,共带动外贸出口额约240亿元,成效明显。今年,联盟瞄准高质量“集群式”出海,计划带动外贸出口超300亿元,服务中小企业上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