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寺堡到闽宁镇华为智能光伏助力西海固移民脱贫走上“阳光路”(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3-25 11:14:01
浏览

在弘德村光伏电站,记者看到逆变器全部采用的是华为组串式智能逆变器和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严剑锋告诉记者,扶贫项目有三个核心诉求:第一,产品要质量可靠,要保障扶贫项目至少20年收益;第二,要有长期服务能力,而且要有迭代更新能力;第三,希望产品不要经常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在扶贫项目中,有三点让扶贫办的人特别有感触。第一,华为产品质量有保障,故障率低,而且华为逆变器经过超过1400项测试用例,包括雷击测试、爆炸测试等;第二,用智能化手段精准扶贫,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基于AI大数据技术与算法,能精准发现落后组串,实现扶贫电站可检测、可评估、可验收;第三,华为方案系统简单,没有易损器件,无需日常维护,日常基础运维工作只需要除草和擦拭光板灰尘,正好可以解决贫困户就业。

严剑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MW电站为例,经过对比,华为智能光伏扶贫可提升发电量3%,二十年可多收益330多万元,加上运维简单和设备安全可靠,20年的运维成本可节省386万元,这样算下来,智能光伏扶贫方案20年可多收益720万元,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收益。

据了解,吴忠市红寺堡区共有4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20年总发电量3277.3万度,收益2062余万元,全部下发村集体,用于小型公益性事业建设及开发公益性岗位。

“我出去打工,人家肯定不要我,现在村里给我提供了一份收入,生活有了奔头”,喜金龙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感谢这座光伏电站让他多了一份收入。

如今,弘德村干劲十足,2020年底,弘德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86元。“五年后你们再来,又会会大不一样”,驻村干部李娜告诉记者,弘德村已经制定了五年规划,朝着“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海情”发生地屋顶建光伏电站助力脱贫

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是网红剧《山海情》的故事发生地。旗下的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全村共有1998户、10578人全村,2012年由西海固地区的原州区和隆德县迁徙而来。该村是较早享受到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的贫困村。

从红寺堡到闽宁镇华为智能光伏助力西海固移民脱贫走上“阳光路”

原隆村屋顶光伏。

走在原隆村,家家屋顶上铺满太阳能光伏组件,格外显眼。这便是原隆村独特的5兆瓦屋顶光伏扶贫电站,作为国家光伏扶贫试点项目之一于2016年年初正式开建,将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于全村1835住户屋顶,每户3千瓦,2016年6月30日并网发电。

该村光伏电站去年带给村集体的收益是85万元,约战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五分之一,一部分作为安装光伏组件屋顶租赁费发放给村民,每家每年300元标准;另一大部分作为村集体入股分红,其中普通村民一年45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550元;其余村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民大病救助、扶贫助学、公共设施维护、特困户救助等公益性支出。

为了确保电站长期稳定收益,原隆村屋顶光伏扶贫电站,同样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据了解,2019年起,宁夏全区345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

未来光伏平价必然走向光储平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