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11城将融入“一小时生活圈”(聚焦大湾区之交通篇①)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4-16 14:48:01
浏览

湾区11城将融入“一小时生活圈”(聚焦大湾区之交通篇①)

 

  广州南沙港码头,大型船舶正在进行吊装作业。 
  魏劲松摄(人民视觉)

 

  4月的广州,广佛地铁7号线陈村站施工现场,刘庆伟和工友们正忙个不停。有的正砌砖做外部装修,有的安装风水电管线。来自中铁二局的刘庆伟是该站装修班负责人,他说,相关施工都在紧锣密鼓顺利进行。

  马上开通的这条线将从广州、佛山西延到顺德。两地间巨大的交通需求让各界都翘首以盼。已经建成的广佛地铁线,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每到傍晚时分,沿线站口都是汹涌的人潮。加上在建的12号线和规划中的28号线,为了解决广佛间的交通拥堵,当地可是下了大功夫。

  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

  产业集聚人口稠密,城市交通需求旺盛,广佛两城市正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缩影。截至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达7264.92万人,其中珠三角九市就占88.74%。

  需求是压力也是动力。广州地铁集团总经理刘智成介绍说,历经多年发展,湾区地铁,从广州一城、广佛互联,发展到广州与周边六市互联;湾区轨道,从“普速铁路+地铁”的传统二元结构,发展成为“高铁、普铁、城际、地铁”四网并存的多层级网络体系。

  “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来自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的消息,广州的28号线地铁将往东连到东莞,在东莞松山湖与深圳的地铁相接。这样,两个城市不仅有高铁和城际轨道,将来地铁都可以相通。

  “轨道上大湾区”滚滚向前,不断加速。13个湾区城际铁路和区域干线高铁项目已在今年顺利开工。时速160公里的地铁这个轨道交通里的“新物种”,将很快落户湾区。

  160公里的设计时速目前保持全国最快纪录,将应用在今年通车的广州地铁18号线上。该线路从广州东经过珠江新城,到南沙自贸区万顷沙站。通车后,广州中心城区到南沙的时长将大幅缩短至30分钟左右。

  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不能不提南沙。打开湾区的区域图就会发现,它正处在湾区“9+2”城市群的中心点上。作为众多陆海线路的交汇点,这里自然是万众瞩目的交通枢纽。

  以18号线为例,两个终点站均有规划城际铁路串联大湾区城市,万顷沙站有南沙到珠海(中山)城际,广州东站有规划至花都天贵城际。作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组成部分的深茂铁路已经开工,其中的深江铁路经过南沙。

  不仅仅是轨道交通。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将与深(圳)中(山)通道无缝对接。正在稳步推进的深中通道,是继南边港澳珠大桥后的又一个超级工程。建成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原来的两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以内。记者在现场看到,建设中的中山大桥主塔已经完成约150米,而东段的沉管隧道已完成多个管节沉放对接。

  作为广佛经济圈和珠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南沙港开通的集装箱驳船支线已基本覆盖珠三角港口群,30个无水港更是将集货敛货体系辐射到广西、云南、贵州等泛珠三角地区。随着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投入使用,实现了10万吨级和15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自由抵港。眼下,南沙客运港往返深圳机场码头的“水上巴士”也已经实现通航。

  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表示,将利用南沙港区的枢纽优势,大力发展铁水联运。从公路、水路和航空,从“轨道上的大湾区”到打造世界级的港口群和机场群,立体的交通网络越织越密,越联越通,带动了“湾区通”向深里和实里发展。

  促进大湾区内外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