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小故事】湾区故事会:精彩刚刚开始(2)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心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再虚无缥缈,对于生态环境的爱护真切落实在每一次生态行动中。
人才湾区:培养大湾区未来生力军
“由于工作等原因,不少港澳人士的孩子需要在内地上学。怎么科学设置港澳课程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执行董事邓强光说。
暨大本色,湾区底色,港澳特色——将港澳学生培养成自觉拥护祖国统一、拥护一国两制、为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做贡献的坚定爱国者,是该校的办学目标。
“我们今年的招生指标只有300,但是到目前,报名的人已经有1000多人。说明这个教育需求是很大的。”
很多故事在大湾区各个角落发生,许多“未知”还有待发掘。
广州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广交”)就是刚被发掘不久的一个“未知”。“刚来时,我特别惊喜地发现,广交还有它的附属青少年乐团。”乐团常任指挥景焕说,“这在中国还是比较少见的。”
景焕在美国和巴西的交响乐团都有过工作经历。据她说,国外许多成熟的乐团都有自己的青年、少年交响乐团(以下简称“青交”“少交”),而青交、少交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为乐团培养储备人才。如果翻看国外高校、企业录取的人才简历,就会发现他们格外青睐在交响乐团待过的孩子。她用了四个词来总结这些孩子的特质:时间管理、合作能力、抗压能力、坚持度。
“很多人会让孩子在家自己学习乐器。但在青交、少交团里,孩子们会锻炼到更多技能,比如怎么跟团队配合,怎么平衡学习和音乐的时间,怎么在重复的练习中坚持下来等等。说白了,这些也是综合能力的提升、社会技能的提前锻炼,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一定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