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两周年拼多多关心两件事:消费普惠与农业
“回家乡两年了,卖苹果最好的时候每月能赚3万。”山西运城万荣县是全国知名的苹果产区,范腾达自小家境贫困,一早离开家乡,成为北漂打工者。前几年,范腾达在好友的带领下,放弃北漂回到家乡万荣县,在拼多多上把万荣苹果卖到了全国各地,在他开店的时候,百亿补贴刚刚上线。如今,超过8.2亿消费者在拼多多购物。
“百亿补贴”激活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
山东“95后”于本诚感慨,没想到自家的苹果、梨子、蟠桃这类商品也能上百亿补贴。“我们最新改进的珍珠棉铝膜袋包装,就是百亿补贴消费者里一位上海的大姐给我们的建议。”作为农产品商家,在知名度和商品客单价方面远远比不上卖手机和卖家电的,更不如美妆店铺那么光鲜亮丽,但居然也得到同样的机会,参与到618消费季、百补两周年这样极高关注度的促销活动中。
有意思的是,往年,于本诚都是作为消费者去百亿补贴的促销里抢购吃的用的;今年,他则和3个农业合作社、200多位农民朋友,带着泥土味的农产品一起成了促销活动里的主角之一。
拼多多平台面向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加码补贴,降低供需两端的采销成本
拼多多还在加码“百亿补贴”,特别是针对农产品和生鲜继续零佣金,激活了更多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以梦为马、投身农业。
“我在百亿补贴卖家乡的蔬菜,卖的最好的是小番茄和水果黄瓜。”来自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90后 ”张赫最近忙坏了。在百亿补贴两周年活动里,他的店铺有9款商品报名参加了生鲜专区的促销活动,夫妻俩主理的店铺每天都能接到数千单的订单,高峰期平均每天发出6000多个包裹。
为了全力以赴参加两周年活动,张赫拿出了品质最高的产品。比如大蒜,线下市场和其他商家最流行的通货是4.5公分大小的,个头小,成本相对经济实惠,5公分已经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这次,张赫选择直供6公分以上的“出口标准”产品。张赫坦言,百亿补贴对农产品销量有直接拉动作用,消费者在评论区晒餐桌、晒果盘,是他和农户们最大的动力。
临近“618”,拼多多百亿补贴把农产品推上了主角,以这种方式低调迎来两周年。目前,“百亿补贴”已成为拼多多的顶流频道,每天都有超1000万人在百亿补贴挑选商品。
据拼多多百亿补贴负责人介绍,本次百亿补贴两周年活动里,商品种类将比平时更丰富,补贴力度加倍,同时拼多多还持续向生鲜农货倾斜资源,通过平台流量带动更新鲜、更实惠的农产品上行。拼多多在一季度财报里透露,平台用于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为129.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2.966亿元,增长78%,真金白银补向农民和消费者两端。
通过平台流量带动农产品上行
让农产品唱主角并不容易。平台竞争激烈,品牌抢夺资源,农产品价值链短,议价能力弱,比起光鲜靓丽的美妆和数码,显得土味十足。此次百亿补贴两周年,拼多多坚定宣布补贴资源持续向生鲜农货资源,通过平台流量带动更新鲜、更实惠的农产品上行。
“怎么区分耙耙柑和丑橘?”“口感偏酸还是偏甜?”,这些问题四川农产品电商主理人小杨每天要重复解答至少100次,但他乐此不疲。此次百亿补贴活动,他们主推凉山盐源丑苹果和不知火丑橘,平时店铺供应的农货也大多来自“三区三州”地区,“这一头,百亿补贴后为消费者降低了近40%的支付成本,另一头,农民有个稳定的好收成,心里踏实才愿意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