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迈入深水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15 09:50:06
浏览

制度推出都会有红利,红利会落到公司身上。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跃辉在分享经验时指出,“科创板的推行加速了企业上市流程,也取消了三年连续盈利的标准,这给科创企业开拓了良好的融资渠道。”

“一大批优秀的科创企业在A股上市,既符合企业业务品牌的发展需求,也为A股投资者提供了共享创新红利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了多赢的结果。”黄朝晖说。

据刘绍统介绍,截至目前,科创板已经有21家特殊类型的企业成功上市,包括19家未盈利企业,2家特殊股权结构的企业,3家红筹企业(数字有所交叉)。

如今,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走到了注册制改革的关键阶段。为配合注册制的实施,中国资本市场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并进行深层次改革。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张宗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持续推进,A股市场结构、投资者结构、定价机制和交易行为出现了转折性变化,资本市场生态正在得到持续优化,这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已得到阶段性政策效果。

同时,张宗新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迈入注册制改革的深水区,注册制试点向全市场铺开过程中,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存、一二级市场投融资动态平衡协调、信息披露核心与投资者保护机制建设等系列重大问题仍待于完善。

助力市场改革行稳致远

以注册制为抓手,未来资本市场的改革突破更重要的看点在什么地方?

“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行稳致远,上市不宜搞‘大跃进’,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常识。同时,要对上市企业压实主体责任,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信息披露可读性、严谨性方面需要提升。另外,中介机构要进一步提升执业质量。”储晓明强调。

Thomas GOTTSTEIN则认为,“注册制改革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同时对虚假信息披露也会有严格的惩罚。对于股市的声誉来说,信息披露的质量必须要秉承高标准,这些标准也必须要非常严格地遵守。”

“监管机构强调压实中介责任是非常正确的。”黄朝晖认为,除了保荐以外,还要重视提升中介机构的定价、承销等方面的专业判断能力。除了审核机制的改革,未来也应更多考虑价值发行机制的完善。

注册制的改革需要持续完善和深化,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结时。据刘绍统介绍,上交所将持续深化科创板的注册制改革。一是坚守硬科技的定位;二是健全审核机制;三是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

俞跃辉则建议,吸纳更多有潜力的、符合定位的、优质的硬科技企业挂牌上市;对于科创板门槛进行适度调整,让更多投资者参与其中,激发市场的活力,增强科创板的流动性。

未来迎广阔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张宗新在受访时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注册制改革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披质量严格把关,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切实提升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保证发行人的“可投性”,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标的,是深化注册制改革的第一要义。

其次,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并实现两种机制的优化协调。严格退市机制必须与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协调改革,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再设计,对注册制改革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进行根本性、系统性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全面深化注册制改革机制作出保障。

此外,在注册制改革全面铺开前,张宗新建议,对科创板与创业板试点改革进行系统性评估,对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制度与实施效果进行全面梳理与政策评价,对注册制改革制度机制进行持续优化,进而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这一资本市场重大工程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