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进入下半场破解“芯片荒”还需想出新招(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24 09:06:07
浏览

  “面对全球性的芯片危机,我国汽车行业确实被波及,但是也没有外界说的那么夸张。”谈及“缺芯”这一话题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在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这样表示。

  叶盛基预测,今年二季度汽车芯片短缺将达顶峰。“乐观预计,该情况将在下半年开始缓解,全年有望抹平影响。到2022年年中,汽车芯片供应有望恢复正常。”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缺“芯”被过度解读,导致汽车厂家大量扫货、囤货,最后会加剧供需失衡,造成恶性循环。

  “这次芯片危机是一次市场供求失衡,可以感觉到背后有恐慌性心理在作祟。” 许海东称,据国内几大汽车厂商在闭门峰会上透露,因缺“芯”造成的上半年产能损失预计均在10万辆以下。“芯片断供在上半年对产销量的影响应在10%以内。”

  不过,业内认为芯片危机警醒了各方,应重视国内车规级芯片供应短板。数据显示,我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车用半导体自给率不足5%,车用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汽车芯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急需增强。

  “不过,半导体产业包含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下游应用等多个分工环节。产业模式也分为四大类型,车规级芯片与消费级芯片相比具有高标准、严要求、长周期的特性,入行门槛高。”许海东坦言,“中国芯片供应短板在理想状态下需要2-3年才可能补上。”

  自主品牌“备战忙”

  如果仔细翻看近几年全国两会汽车行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就会发现诸如“抓住核心技术”“软硬件协同发展”等成为其中反复提及的关键概念。

  显然,此次“缺芯”危机不但敲响了行业警钟,更是时刻在提醒中国汽车品牌必须走“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围绕“芯片”的一系列改变已经开始。

  2019年7月,ECARX(亿咖通科技)公布了新款E系列芯片,并向全球展示吉利博越PRO车型。

  据悉,吉利博越PRO是搭载GKUI 19吉利智能生态系统的吉利车型,内含首款由吉利自主研发的量产级车机芯片。这款芯片由ECARX和联发科共同定制研发,是一款专为智能网联车定制的SOC。

  比亚迪在芯片半导体领域早有布局,其旗下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一直都在专注于半导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018年年末,比亚迪在宁波举行的车规级IGBT4.0技术解析会上宣布:比亚迪已投入巨资布局性能更加优异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按照计划,到2023年,比亚迪旗下的电动车将全面搭载SiC电控模块。

  “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与汽车成本息息相关。建议国家和行业协会深入研究一下供应链的布局,让关键部件更完善、自主可控,也给相关研究生产给予一定支持。”在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亦功呼吁说。

  今年4月,中国一汽研发总院与中感微汽车芯片携手打造的“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落地长春。

  有分析指出,此次签约活动是中国一汽拓展汽车芯片国产化生态圈,助力汽车芯片自主研发及应用的一项重要举措。

  刘亦功表示,“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开展汽车相关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与应用,努力形成技术突破,实现汽车芯片国产化替代,持续推出性能优良、性价比更高、境内生产的汽车芯片,着力解决汽车芯片“卡脖子”问题,携手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