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31个省区市全覆盖背后:跨越5个气候带的强劲奔跑(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25 09:25:07
浏览

而在我国西南地区,被称为“最难建铁路”的川藏铁路也正在分段推进建设中。川藏铁路集合了山岭重丘、高原高寒、风沙荒漠、雷雨雪霜等多种极端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2019年起,中国气象局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气象风险研究项目,双方共同推动川藏铁路工程气象科研攻关,开展面向路地综合需求的气象灾害影响与风险评估研究,为川藏铁路规划、建设趋利避害提供参考依据。

“构建复杂气候环境适应能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正成为中国铁路的独特优势。”卢耀荣说。

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保障高铁安全运行

除了线路规划设计、铁路建设,铁路开通运营后,设施安全、运营保障也有可能经历复杂气候的考验。

当哈牡高铁动车组快速行驶在风雪中,风速只要超过每秒钟20米或是轨道上降雪量超过50毫米,动车组就降速至160公里每小时;在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华中地区,依托湖北省气象服务部门,适应华中地区区域气候特点的高速铁路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应运而生……

科学预警指标效用发挥,需要配合更为精准的天气预报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据气象部门发布大风天气预警,您值乘的区段内可能出现6到7级大风,值乘中一定要加强瞭望,注意接触网挂异物。”这是今年6月2日在郑州机务段郑州东站出勤调度员对大风天气下的行车安全进行的传达。

“气象部门高度重视铁路气象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为铁路部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截至2020年12月,29个省区市的气象局与地方铁路部门建立了合作机制,提供多种形式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涉及的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大风、雷电、雷暴、冰雹等,时间分辨率细化到逐3小时、6小时预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需求倒逼之下,针对风雨雷电等天气的预警能力也不断升级。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合作开发了大风监测系统,在兰新线、南疆线、北疆线建起了50多个大风自动监测站,20分钟大风精细化预报的铁路服务应运而生;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专门为哈大高铁设计了高铁精细化冰雪预报服务产品,高铁运营部门根据气象部门的冰雪预报和实况监测,及时启动冰雪预警,保障了高铁的安全运行……

“我国高铁线路已经在‘抗寒’‘抗风’‘抗湿热’等多个领域达到‘世界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杜彦良对记者表示,未来,保持复杂气候环境下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期安全运营,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这也将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从1998年京广铁路区段试验跑出第一辆高速铁路机车,到如今高铁能跨越5个气候带,在强风、高寒、高温、高湿等各种复杂的气候环境中安全穿梭。在气象服务的支持下,中国高铁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