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智慧口岸”助力通关时间费用双下降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27 11:31:06
浏览

宁波口岸在全国首次实施跨部门“一船多证一次通办”发证业务,平均每条船可节省超百万元。杭州海关全面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信用签证”,实现16种原产地证书24小时全天候智能审核……据海关总署消息,今年以来,各地区、各直属海关积极采取措施,持续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5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8.93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12小时,分别较2017年压缩60.03%和82.74%。

“今年组织开展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海关总署协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推出18条措施,进一步优流程、降成本、压时间、提效率,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关切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英杰说。

自2017年以来,海关总署作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的牵头部门,会同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定期集中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推动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口岸营商环境。目前,参与专项行动的重点城市已成为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先行试验区,并进一步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共同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专项行动期间取得的成熟经验已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借鉴。

大力推进通关全流程电子化 “智慧口岸”建设加速“跑”起来

日前,满载398个空集装箱的船舶抵达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并被装运上车。天津海关依托关港嵌入式可视化平台,利用卡口空箱检测设备,对该批空集装箱实施快速检测,根据海关电子放行信息,迅速完成放行作业,空箱立即被运往外贸企业进行装载使用。

2021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举措中,重点之一就是着力推进通关全流程电子化。目前,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件已从2017年的86种精简至41种,减少了52.3 %。在这41种监管证件中,除3种因特殊情况不能联网外,其余38种证件全部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全部监管证件实现在通关环节自动比对核查,企业不需向海关提交纸质监管证件。

“沿海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集装箱设备交接单、集装箱装箱单、进口集装箱提货单电子化。”党英杰介绍,《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电子化也同步大力推动,加强了国际间数据交流共享。

今年,海关总署已将进口冷链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电子信息通过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给国家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实现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信息跨部门共享。协调推动对由相关国家和经济体官方机构出具的重点商品检验检疫证书开展联网核查试点。“下一步将继续采取措施,持续推动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党英杰说。

在天津港建设的全球首个港口自动化驾驶示范区内,一排排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自动化轨道桥下精准对位,装载集装箱后在北斗导航系统的指引下,按照最优行驶线路停靠到预定地点,由远程控制自动化岸桥从集卡上抓取集装箱,稳稳落在集装箱货轮上。整个流程一气呵成,现场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员的身影。

中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智慧口岸”建设是提升港口码头作业效率、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天津口岸智慧港口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全球首创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全面运营,集装箱智能理货实现全覆盖,车号、箱号一次识别准确率超95%。

在智慧科技赋能助力下,通关效率整体提升,联动码头作业系统升级换代。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舟山、厦门、广州和芜湖等港口,推进海运单、提货单等电子单证上链应用,实现进口放货全流程无纸化,目前已完成放货箱量超过6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