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飞:引“天河”之水润泽产业创新
孟祥飞(左)在“天河”超级计算机机房和同事讨论技术细节 受访者供图
目前,我们正在围绕“天河”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进行创新攻关。“快”已不是目标,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超级算力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孟祥飞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团队负责人
“能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这是我会铭记一生的事。”7月1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团队负责人孟祥飞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心潮澎湃,前不久他刚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就在当天,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E级(百亿亿次)计算机关键技术验证系统,在国际Graph500排名中,获得SSSP Graph500(单源最短路径)榜单世界第一和BIG Data Green 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世界第一的佳绩。
多喜临门,孟祥飞却显得很淡定。他表示,科技工作者要坚守科技兴国的初心,坚守科技创新的岗位,向科技前沿冲锋,要让科技成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不竭动力。
立志:要用上中国人研制的超算
今年才42岁的孟祥飞已是超级计算机(以下简称超算)领域的“老兵”,同时他也是有着20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是我国“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领域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
身材高瘦、笑容灿烂是孟祥飞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说起当初“逐梦”超算的经历,孟祥飞轻蹙眉头。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在超算方面一直属于“跟跑”状态。
“我博士阶段的专业是物理,进行的物理研究需要大规模计算平台支撑,而那时国内超算资源特别有限,我只能去美国借助他们的超算开展课题研究。”孟祥飞在南开大学读博期间,为了课题的开展,被公派留学美国。中美当时在超算领域的巨大差距,深深刺痛了孟祥飞,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使命感,“要用上中国人研制的超算”。
2008年,孟祥飞在美国的物理课题不断取得突破,但他想要回国利用所学报效祖国的信念也越加强烈。于是孟祥飞放弃了当时在美国优渥的研究环境,毅然选择回国。
机会来了,2009年正值国家在天津滨海新区筹建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孟祥飞参与到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研制和首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的建设中去。
“那是一段真正白手起家的日子,办公楼还是毛坯房,白墙水泥地,电缆和网线裸露在外,没法使用。我们就在职工宿舍里,开始了筹建工作。”孟祥飞回忆道。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团队成员一起从改造机房、安装电缆等“体力活”做起,一个个上吨重的机柜要用人力分毫不差地部署到位。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孟祥飞及其团队成员在离地仅60厘米高的机柜下方,躺着安装通信线路,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为了抢时间,“天河一号”系统运行之初就实行“7×24”小时的服务模式。为了保障“天河一号”平稳运行,孟祥飞白天和大家一起开展技术攻关,晚上也不离开,实在累了、困了,就在装服务器的纸箱上躺一会儿。
经过7个月的日夜奋战,孟祥飞团队完成了其他国家要一年多才能完成的工作,“天河一号”超算系统实现了稳定运行。
成长:让“天河一号”中看又中用
2010年11月,“天河一号”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雄居世界第一,成为当时全球最快的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