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率先建成工业园区级“新型电力系统”雏形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7-20 08:17:07
浏览

原标题:浙江海宁率先建成工业园区级“新型电力系统”雏形

7月16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论坛在海宁召开。

如何打造绿色能源生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如何高质量助推“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邱爱慈,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韦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院时璟丽,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郑厚清等五位院士、专家,以及来自政府、高校、知名企业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与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电网转型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和如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促进“双碳”战略转型发展。

邱爱慈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仍存在对电力平衡支撑能力不足、调峰能力不足以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新能源接入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而弹性电力系统是应对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基于“研究基础理论、攻克关键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三个层面,通过开展弹性电力系统相关标准与理论基础研究、发展弹性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政策引导推动弹性电力系统相关项目落地、推动和优化弹性资源开发利用四项举措,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经过十多年培育,海宁新能源产业形成了集光伏、风电等生产、应用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集聚区之一。上半年,海宁在全国首个城市能源互联网项目基础上,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首域示范,打造“首域十八景”。

“新一轮的发展中,我们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培育重点,全方位系统发展光伏发电和风电等零碳能源产业,助力区域性的‘双碳’工作和海宁高质量发展,为海宁经济社会注入蓬勃的绿色动力。”海宁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空俯瞰尖山新区,大型企业屋顶几乎都铺满了光伏板,连成片的蔚蓝屋顶犹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今年3月,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和全省首个“绿色低碳工业园建设示范区”在尖山新区挂牌成立。

6月30日,海宁尖山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正式上线。至此,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雏形在海宁率先建成,实现了电源、电网、负荷(用户)、储能四侧资源聚合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等光伏龙头企业已在海宁落户生产,还有总容量650兆瓦光伏电站和50兆瓦陆上风电场,今年一季度海宁光伏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8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4.92亿元。

“我们将积极培育招引一批与新能源密切关联的光伏、氢能、电池等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海宁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海宁正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完整、应用广泛的新能源产业生态链,并积极探索滩涂、尾矿、河道等光伏互补新模式,力争把海宁建设成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示范市。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绘就绿色低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进的路线图。”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总经理段军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将为嘉兴“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提供清洁低碳的能源动力,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不竭动能,为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嘉兴智慧”和“嘉兴样板”。(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陈俊华 吴亦冰)


(责编:赵竹青、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