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农户和企业不要一味惜售
原标题:专家提醒农户和企业不要一味惜售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13434万吨,比2020年增加258.9万吨,增长2.0%。
此前一天农业农村部公布的调度数据显示,全国3.35亿亩小麦喜获丰收。
夏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是否有望丰收?受国际环境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证、价格是否会大幅上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
全年粮食有望再夺丰收
6月底,钟钰赴黑龙江省调研稻谷种植了解到,总的看来,播种基础好,田间管理抓得紧,稻谷呈现根粗苗壮的美好景象,他相信,全年粮食再夺丰收“有条件、有基础”。
在4月调研期间,钟钰注意到,得益于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麦苗根基健壮、有效茎数多、壮苗面积大。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船北村的种粮大户吴占元告诉钟钰,今年自家的400亩小麦中,一类苗占60%,二类苗占40%,没有三类苗。
钟钰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了调研发现的一组数据: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一二类苗占比为96.5%,其中一类苗65.8%。章丘区一二类苗占比为95.4%,其中一类苗66.3%。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一二类苗占比为94.0%,其中一类苗47.5%。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一二类苗占比为90.4%,其中一类苗55.4%。
据钟钰介绍,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育种、种植水平的提升,直接助力了我国粮食种植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了我国粮食种植的综合实力。
钟钰指出,这与我国从2015年左右开始的供给侧改革有深层关系。当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确保到2020年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其中,“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趋势显示,化肥使用总量在减少,优质麦品种在增加。我们减少了对哈萨克斯坦、美国、澳大利亚小麦的依赖。”钟钰介绍说,2020年,河南省所种植小麦已经能满足对优质的强筋小麦30%需求,未来还会更高。
专家提醒农户和企业不要一味惜售以免遭受损失
今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指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货币宽松政策等因素影响,去年5月至今年4月,全球玉米价格上涨了87%,大豆价格上涨了74%,小麦价格上涨了37%。
下半年,我国粮食价格可能呈现怎样的态势?对此,钟钰指出,受国际形势影响,有色金属、大宗商品等价格都有上涨,粮食价格虽不似这些产品涨幅大,但也有所上扬。“成本上涨,自然推高价格上涨。”
钟钰说,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经济的强力复苏会带来要素价格复苏,要素需求紧张,自然供小于需。”
钟钰同时指出,惜售、囤货是引起像是价格波动的另一原因。例如小麦价格在1.3元/斤左右,目前尚未启动托市,因此面粉加工企业抢购行为较为严重,其中包括非理性的疯抢。但钟钰判断,出现去年年底玉米价格从0.8元/斤上升至1.5元/斤的现象几乎不会发生。
钟钰介绍,由于玉米不仅是粮食,也是生猪生产的饲料及工业原料,因此价格受需求影响较大。4月我国玉米销售进度超过40%,正常情况下应该达到60%,这是因为农户惜售、企业也捂着,虽然玉米丰收,但在流通环节没有进入终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