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轻食成为“新社交”这门生意怎么做
原标题:当轻食成为“新社交” 这门生意怎么做
7月6日中午,北京团结湖附近一家轻食门店排起长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摄
每到工作日的中午,北京盈科中心地下一层的“超级碗健康轻食”门店都会排起长队,从选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植物纤维、配料到饮料小食,家常餐桌上的米、肉、菜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很喜欢把这样一份好看且营养均衡的轻食午餐拍照上传朋友圈,赢得点赞的同时还收获了一批“同道中人”。在零糖零脂概念风靡的当下,“轻食社交”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方式。
进入中国十几年,“舶来品”轻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熟知并选择。2020年12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调查人群中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费一次轻食,55.7%的人一周消费2-4次,职业为企业普通职员和大学生在轻食消费人群中占比最多。当乐于尝鲜的年轻人选择轻食时,他们吃的是什么?
年轻人引领轻食新“食尚”
在北京某金融公司工作的90后女生小鲁,为了“在夏天穿上漂亮的小裙子”,已经和同事一起“打卡”多家轻食门店了。“我们经常交流哪家轻食好吃,最喜欢各种低卡(路里)饭,有菜有肉有杂粮饭,吃起来无负担。”小鲁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吃轻食,既节省时间也能好好吃饭、好好享瘦。”
职场妈妈小丹明显感觉到,随着夏天的到来,社交媒体上晒轻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虽然产后一直琢磨着减肥,但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她实在没时间去健身房,于是也加入了轻食爱好者的队伍中,“除了应酬和家庭聚会,日常都会坚持少油少盐低卡路里的轻食,看着体重下降,心情也会变得很好,整个人都轻盈了”。
看上去好看,吃起来营养,少油少盐配粗粮,这是轻食行业留给大众的直观印象。虽然被戏称为“吃草”,但实际上轻食并不是单纯的蔬菜沙拉,也不是指一种特定食物,而是一种新型饮食方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曾在其公众号文章中提到,轻食的“轻”字,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软肋,女性都希望自己轻盈好身材,男性也希望自己清爽不油腻。“在轻食当中,人们摈弃了浓重的烟火气,忘记了做饭做菜的繁琐,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随意,轻食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健康概念”。
随着消费升级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大健康行业受热捧,轻食逐渐成为一大批年轻人的新“食尚”,层出不穷的各类轻食门店和外卖也成为年轻人“打卡”和“种草”的新阵地。近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食堂,更是瞄准了这股“风”,纷纷推出了轻食档口。
这样一个曾经小众的饮食方式,靠低卡、高颜值和背后的健康理念,在年轻人心中刷了一大波“存在感”。“就像现在的新茶饮,年轻人买了高颜值奶茶后在社交平台上晒图互动,已成为一种习惯”,华旦天使投资创始人兼CEO张洁也是轻食爱好者,她发现每次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轻食套餐时,都会有许多男生和女生留言,“有的咨询轻食好不好吃,有的分享经验。轻食在某种程度上已被赋予了社交属性,这也是轻食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之一”。
做轻食如何抓住年轻人的胃
欧睿国际的一项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轻食代餐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其实,火爆背后,轻食市场在中国也经历了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