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力赋能看山乡巨变(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7-23 09:11:07
浏览

  2019年,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线路工程启动建设,预计今年11月建成投产。届时,独龙江乡电网将与大电网相通,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为这里的旅游业、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宁让电等发展 不让发展等电

  讲述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汀县供电公司童坊供电所所长 兰陈发

  我是一名80后“电力小哥”,出生在福建长汀县羊牯乡一个偏僻的自然村,距离县城有90多公里。记得我上小学之前,整个村子只能等到晚上靠着村里的池塘水发电,当时每户人家只有一盏瓦丝灯,经常一闪一闪,很不稳定。那时候,一盏亮灯成了我心里最渴望的东西。

  6岁那年,高压线终于架到了我们村里。那天,村里人都兴冲冲地赶过去帮忙,抬东西、拉电线,盼着能早些通上电。通电的那个晚上,我和小叔特地守着电灯,一直到十点以后看它还亮着,才放心入睡。

  通电不久,隔壁大伯家就买了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这也是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上高中后,我离开羊牯,去城里求学。书桌前那盏不是很亮但不可或缺的台灯陪我度过了苦读的一千多个夜晚。

  这样的童年经历,渐渐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关于电力的种子。

  2007年12月,经过两个月技能培训,我终于成为一名供电所的装表接电工。没承想,入职才一个多月就遇上了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大冰灾。长汀地处山区,电力线路大多在山上穿林而过,遭受冰雪侵袭后,大片覆冰的毛竹被压倒在线路上造成断线断杆,短短几天内,整个长汀电网受灾严重。为了应对这场冰灾,我们开启了一场争分夺秒的大抢修。

  山路结冰,车开不上去,所有抢修材料只能靠人力搬运。村里人都跑来帮忙,年纪大的村民不能手提肩扛,就做好饭菜送到山上。到了晚上,带着一身寒气回到借宿的老乡家,他们就忙着用柴火烧热水供我们洗澡,还煮姜茶给我们驱寒。大年三十之前,供电终于恢复了!老乡激动地拉着我们一起吃年夜饭,我深深体会到这个春节的意义,也更深地理解了守护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2016年,离开羊牯9年的我又回到了家乡,被任命为羊牯供电所所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羊牯群山环绕,境内的龙华山以“离地三尺三”久负盛名,我看到其他乡镇的生态旅游搞得如火如荼,预想到龙华山开发是迟早的事。于是,我早早地将10千伏羊牯线改造列入了项目储备库。果不其然,项目升级改造完成后不久,龙华山旅游开发项目也正式落地。当旅游项目负责人为充足的供电竖起大拇指时,我也更加明白了“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使命所在。

  现在,我又转任童坊供电所所长,这是我从事电力事业的第14个年头,童坊是我工作的第5个乡镇。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我亲眼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干事创业,我也要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继续为乡亲们的美好生活“充电”。

  “电骡子”方便了“泥腿子”

  讲述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门宝峰供电所所长 覃道周

  我来自湖南常德石门县供电公司,30年来,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工作、生活在“湖南屋脊”壶瓶山。“上坡登上天,下坡到河边,两山能对话,见面要半天”,这是当地传唱的一首民谣,也是壶瓶山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着手接管壶瓶山原小水电自供区,成立壶瓶山供电所,我成了第一任所长。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居住在山顶村寨的448户山民家中还没有通上电。接到“户户通电”任务后,我和同事们下定决心,不管有多艰难,一定要把电送到乡亲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