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惠民保险多起来(财经观)
我国基本医保网织密织牢是大趋势,对商业保险公司传统健康险业务的替代效应将逐步增强,保险业要廓清功能定位、调整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每年只需不到80元的保费,住院医疗费用在社保目录范围内报销上限达100万元,目录外特效药报销额度最高可达100万元,而且不限年龄、不设等待期,只要有当地医保就可以参保。这样的保险,你动心不?
答案多半是肯定的。一年多来,城市型定制版保险“惠民保”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银保监会披露,2020年全国累计超4000万人参保“惠民保”。
“惠民保”为啥受青睐?其比较优势显而易见:与保费动辄几千元的传统商业重疾险比,它便宜;它与社保挂钩,在一些城市有社保部门参与推广,老百姓觉得它靠谱;没有等待期等环节,手机上就能投保,贴心又便捷。
其实,“惠民保”热销的背后,有一个大逻辑,那就是:居民日益增长的商业健康险需求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先看需求侧。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19年,我国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左右和70%左右,这还不包括一些财力富余省份给居民提供慢病、门诊报销保障。可以说,如果不追求特效药、特殊护理等医保目录外的保障,对大多数普通居民来说,需要商业健康险来“补充报销”的费用比例在30%以内。保险也是“一分钱一分货”,“少了不够、多了浪费”,恰好填补这30%保障需求的费用补偿型保险,无疑是个称心的选择。传统商业重疾险的长期保障、定额给付即“得病就给钱,与实际治疗费用无关”功能,以及传统商业医疗险“超医保目录”报销功能,都不足以吸引普通人打开钱包,而“惠民保”的性价比,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大家这个需求。正因为看到了这道“填空题”的最佳答案,眼下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投身“惠民保”。
再看供给侧。从国际上看,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大关后,健康保障需求猛增,商业健康险市场快速做大。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内保险业生发出“还有十年黄金期”的畅想。然而仔细分析,在很多发达国家,往往是政府提供高额保费补贴,强制私人雇主为员工投保,或者鼓励居民个人去投保商业健康保险,然后保险公司对口公共医疗服务机构,来实现“全民医保”。这些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保费出资方是个人、企业和财政,本质上与我国的基本医保基金大体相同。换句话说,他们的保险公司实际上在为隐形的“国家医保基金”打理业务。
我国医保制度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织就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大病险、慢病报销、门诊报销、长护险……保障维度也不断增加。未来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以及基本医保基金统筹层次不断提高,我国医保基金的保障水平、共济效应、抗风险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也将同步提升,而且能有效消弭地区间差距,更好体现社会公平。
基本医保网织密织牢是大趋势,对商业保险公司传统健康险业务的替代效应将逐步增强。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要作答的,恐怕就不是一道拾遗补缺的“填空题”,而是一道涉及廓清功能定位、调整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问答题”。
当然,在成熟高效的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基本医保、商业健康险应各担其责。当二者发生功能交叉,如何更好利用商业健康险的精算技术、机构网点、人员队伍资源,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效率,为参保居民提供惠而不贵的专业健康保障服务,是相关部门需要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