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临期食品安全关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8-17 08:32:02
浏览

小字号

原标题:严把临期食品安全关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有望突破300亿元。

  反食品浪费法中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也就是说,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而是保质期限临近,商家为了避免临期食品变成过期食品,而低价促销的商品,仍属于符合保质期要求的安全食品。不过,商家销售临期食品,必须在醒目位置标示“临期食品销售专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临期食品市场的出现,既盘活了企业库存,又以比较低的价格让消费者享受味觉体验,还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节省社会资源,可谓是一举多得。不过,食品一旦进入临期阶段,影响其安全的不确定风险会明显增加。譬如,食品运输贮存条件不达标,即便保质期未过也可能变质。此外,网购是时下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而临期食品一旦成为一些电商的专门业务,若没有严格的规定及有效的监管,其溯源管理与安全管理无疑会更困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减少食品浪费与保证食品安全不可偏废,允许临期食品销售,必须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竭力避免销售的无序泛滥,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一方面,要尽快完善临期食品流通方面的法规,使临期食品的流通符合安全条件并遵循严格的程序。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完善临期食品流通销售渠道的严格管控制度,保证渠道的专业性、可靠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工作,对商家销售临期食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全程可追溯系统,对不法商家隐瞒临期食品信息,恣意翻新销售过期食品等不法行为,要重拳出击,绝不手软,保障消费者“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责编:赵超、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如何“助攻”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听听专家怎么说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毕磊)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跃,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专家指出,实体经济的产业形态在发生变化,基于数字化、智慧化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行分工,产生了新的分工模式和更多的产业形态。…    
观察:落实税收红利 助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     当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在国家税务总局统筹指导下,北京、河北两地税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实际举措,深化内外协同机制,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创新推出服务举措,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顺利筹办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