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安全的“权利书”,还是窃取信息的“任意门”
原标题:保障安全的“权利书”,还是窃取信息的“任意门”
等公交车的年轻人在玩手机。黄杰显摄/光明图片
用户阅读隐私协议时遇到的问题
用户阅读隐私协议意愿
编者按
数字时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生活紧密交织。手机应用程序(App)因其便捷性、专业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专业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多领域,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近年来,App违规违法收集、使用用户信息事件频发,有报告显示,超七成App存在过度索权行为,即在非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如何平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需求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光明日报与武汉大学法学院、网络治理研究院组成联合调研组,对1036人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并对15类150款App的隐私协议状况进行分析,就个人用户对App隐私协议的使用体验、App隐私协议对用户信息权益侵害的具体表现,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平台监管、保护个人信息提出建议。
打开一个新安装的App,首先弹出的便是“隐私协议”。长达数页的协议条文,是否在你的指尖匆匆划过不留痕迹?你是否并未点开内容,便已快速勾选“同意,我已阅读过这些条款”?但你可曾想过,从点击“同意”的那一刻起,你便开始了在信息洪流中的“裸奔”。
App隐私协议(也称“隐私保护指引”“隐私政策”等),即用户与企业之间就个人信息收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主要内容包括App如何采集、存储、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与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以及个人对数据享有的权利及其实现方式。
作为App平台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的第一道关口,隐私协议不仅是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服务的“说明书”,更应成为保障用户利益的“安全阀”。但从现实来看,App平台对用户的隐私保护状况并不乐观。5月,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有84款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包括36款安全管理类App、48款网络借贷类App。
一纸协议,如何看待,又该如何规范?
1.隐私协议规范化程度低、侵权风险高
用户风险意识欠缺。小王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她的手机里装满了五花八门的App。“当下社交、学习、娱乐都与手机绑定,生活点滴都离不开这方寸之间的屏幕。”当被问及是否认真阅读过隐私协议时,她不以为意:“这种东西应该不会有人注意吧,看到这个我都是直接跳过。”
调查发现,77.8%的用户在安装App时“很少或从未”阅读过隐私协议,69.69%的用户会忽略App隐私协议的更新提示。用户普遍对于App隐私协议重视程度不高,对个人信息权益的敏感程度较低,存在遭受隐私侵权的风险。
App隐私协议规范化程度较低。罗女士在一家国企工作,经常使用新闻类App:“很多时候只想着快点安装使用,看见隐私协议就直接点了‘同意’。偶尔心血来潮打开看看,发现协议实在太长了,得有几万字吧,这哪读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