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携手共富路上一起走(3)
凤林村红色研学基地就是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的重要成果。凤卧镇本就是浙江省著名革命老区,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凤卧镇召开,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
2019年,平阳、乐清双方经过实地考察、精心选址,最终选定具有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具备产业发展潜力的凤林村,作为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聘请了专业机构及专家团队,编制村庄9年发展计划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最终,他们为凤林村规划下目标: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打造“浙江红色第一村”品牌。
如今,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的凤林村红色研学基地已经开门迎客。负责人陈云表示,基地设有理论宣讲、红色研学、文明实践、红色历史、文化展示等5大区块,旨在将红色文化转化为红色产业,采取培育、体验、实践、游学、旅居等多种形式,向外界传递出凤卧“红色小镇”金名片。
“在研学基地的带动下,凤卧去年的游览量超过了20万人次。今年仅上半年,平阳的游客就达到126万人次,在旅游经济带动下,民宿、餐饮、农业种植园等都发展起来了!”郑义激动不已。
一子落而满盘活,好风景换来好前景。平阳县发改局副局长郑洪卫介绍,按照“一园多点”的开发模式,除了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平阳还有海洋休闲旅游度假区、苏步青故里文化旅游基地、红都文化旅游教育基地、古屋文化博览体验园、畲族民俗旅游风情小镇、茶文化康养基地和都市田园观光体验基地等,未来山区县的经济内生动力将被进一步激发,“造血”功能更加强大。
打造“飞地”
集体经济有活力
盛夏时节,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聚宝村的500多亩荷塘花开正盛,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经营的小超市里,莲子、土鸡蛋、小龙虾等卖得正俏。
聚宝村村委会副主任罗群介绍,通过土地流转,聚宝村打造了500余亩荷塘景观,还在塘里养殖小龙虾、青虾,形成“河面赏花、河里养虾”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莲子加工等产业,村集体累计增收50万元以上,也带动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本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聚宝村,发展致富产业的资金从哪来?
答案来自于近400公里外的慈溪高新区上林英才产业园。这里是常山县与宁波慈溪市山海协作的产业飞地。
啥叫飞地?顾名思义,打破村域界限,让“山”的优势和“海”的资源“飞”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土地资源“小而散”,是山区县谋划开发区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实现山区县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山区县虽有土地、矿产等资源优势,但区位不佳、资金不足,产业发展滞后。相较而言,沿海发达地区技术、管理经验丰富,却面临土地承载力趋紧等压力。这种异地开发的方式,将山区县的集体资金连入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发达地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腹地。
“常山县94个行政村盘活各类村集体发展资金,筹资9300万元,入股慈溪高新区上林英才产业园。由双方组建企业具体运营,按不低于10%的保底收益分红,每年返还给常山县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慈溪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磊介绍。
飞地建在慈溪,相关产业项目可以更好、更快对接长三角优质资源,助力常山发展。去年底,聚宝村拿到了产业飞地第一笔约3万元的分红用于虾苗采购,同时还获得慈溪市10万元山海协作援建资金,搭建莲子酒销售平台。预计今年底,常山还将获得第二笔近930万元分红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