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将怎样跨周期调节
原标题:宏观政策将怎样跨周期调节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宏观政策如何发力?“跨周期调节”成为重要关键词。继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
作为宏观政策主体,财政、货币和就业政策备受关注。这些宏观政策如何更好实施跨周期调节,怎样更好协同配合?就相关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财政政策:加快预算支出进度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必须着力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定位说明,后疫情时代,经济波动频率在增加,不确定性风险压力没有实质性减弱。实现经济增长跨期稳定,是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主要目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也认为,实施跨周期调节主要是基于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恢复的基础不牢、恢复不均衡,必须未雨绸缪,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关系。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出“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特点。统计显示,1月至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716亿元,同比增长20%,比2019年同期增长9.6%。支出方面,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928亿元,同比增长3.3%。
专项债发行使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截至7月末,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883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287亿元、专项债券13546亿元。由于今年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等原因,发行进度较去年明显放缓。
对于下一步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财政部在近日发布的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表示,“将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财政政策衔接,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并提出了加快下半年预算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等措施。
“跨周期调节就是要综合考虑财政空间和财政风险,既不能透支未来,也不能不顾当前下行压力。”罗志恒说,相较此前的逆周期调节,本轮跨周期调节更注重财政政策的结构性作用,要求提质增效。
对于具体举措,罗志恒认为,要加快专项债发行节奏,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有效投资;同时,继续落实减税降费,部分受损严重行业和恢复不及预期行业可定向、阶段性减免和延迟缴税。
何代欣表示,下半年跨周期调节应该关注一些重点工作,比如基础设施投资和防疫复工复产,财政金融政策要加大帮扶力度;要注意政府投融资项目和企业前期融资较多项目的还本付息压力传导,财政、金融、工信等部门应协调起来,统一决策部署,采取精准应对措施。
货币政策:保持信贷平稳增长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政策储备,做好跨周期调节。
“强调‘跨周期’与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密切相关。”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尽管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但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这一方面要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更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近期,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强调“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7月金融数据中,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的增量和增速都低于预期,市场担心,如果这样的短期收缩态势没有得到明显改变,下半年信贷平稳增长将面临一定压力。在此情况下,需要进一步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