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航天员开门”
小字号
“嘭”的一声,一团黄色火光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底部喷出,缓冲发动机点火成功,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
还未等搜救的直升机停稳,一名身着橘色搜救服的搜救队员背起30公斤的装具,往返回舱方向直奔,他是第一次担任开舱手的冯毅。
观察舱门,按下平压气阀,用安全带固定舱门,准备工作完成后,冯毅第一时间和舱内航天员对话。
“你好,我要开舱门了,请注意一下!”“好的!”航天员话音落下,冯毅在有过开舱门经验的队友李涛协助下,开始用开舱手柄打开返回舱门。随着舱门缓缓推开,3名航天员重新呼吸到地球的空气,第一眼就看到等在舱门口的冯毅。
“你们好,欢迎回家过节!”冯毅笑着对3位航天员说。
这是冯毅第一次开舱,为了这一天,他等了4年。
“开舱手是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看到的第一个人,没想到今天我真的站在这个岗位上。我为航天员开门。”冯毅激动地说。
在航天搜救领域,开舱绝对是个技术活,不仅要求全面掌握开舱技术,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返回舱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与大气发生摩擦,外壳产生高温,导致舱内气压和舱外气压不平衡。开舱时,要用特殊工具精准地插入锁孔,通过减压阀平衡舱内外气压。如果泄压太快,航天员身体一下子适应不了,泄压太慢,会耽误航天员出舱时间。对开舱手而言,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缺一不可。
“开舱手不只掌握开舱技术,还要具备应对返回舱降落在不同地域的综合处置能力。”得知自己将担任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的飞船开舱手后,冯毅经历了高难度的陆上、水上、空中搜救训练。除了体能、理论等基础训练外,他还进行了无人机操作、直升机索降及抗眩晕训练等30多个课目的针对性训练,全面锤炼各项过硬搜救技能。
此次搜救任务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在沙漠戈壁执行航天员返回搜救任务。为了探讨开舱门技巧,冯毅从舱门构造、平衡舱压等方面入手,反复琢磨,针对不同气候、不同环境反复练习,经常一个动作一天练习上千次,开舱手柄都练坏了四五把。
“接航天员回家责任重大,我必须完成好。”冯毅说。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19日 02 版)
(责编:白宇、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水利部启动《中国黄河文化大典》编纂工作
《中国黄河文化大典》编纂工作会议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现场。人民网记者 余璐摄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余璐)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两周年之际,水利部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中国黄河文化大典》编纂工作。…
水利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治理管理能力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余璐)“我们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强化法治管理、完善协同机制、深化重点改革、建设数字孪生黄河,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治理管理能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9月18日水利部召开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