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课堂与战场同频,与部队共振
原标题:在这里 课堂与战场同频,与部队共振
学员通过模拟操作台进行演示操作 薛泉摄
火箭军某基地训练团通过提高试验操作、模拟演练等环节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把教学活动由室内转向室外、由图片转向实物、由课件演示转向模拟操作,使教学能力和培训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近日,火箭军某基地训练团野外驻训场内警报骤响,一场无预告对抗演练拉开战幕。
官兵迅速集结、研判态势、启动装备。一辆体型庞大的导弹发射车按照指令向预定地域奔袭而去。号手从容不迫处特情、战险情,通过装备抛锚、敌特袭扰、生化威胁等重重考验,使导弹成功模拟发射。
令人诧异的是,在这群号手中竟有肩扛列兵军衔的新战士。入伍不足一年、“资历尚浅”的他们,缘何能在演兵场上精彩亮相?全程督训观战的该团团长晋朝华一语道破个中玄机:“我们始终坚持以部队使命任务为牵引,以战领教、为战抓教,让教学研究与战场同频,与部队共振,以培养入岗位就能任职、上战场就能打仗的官兵。”
下定决心开展实战化教学改革
人们常说:“仗怎么打,人才就怎么培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例为证。作为战略导弹部队的专设训练机构,该团教学育人的历史簿里,就曾有过一些“污点”。至今,不少官兵还用这些“旧闻”自揭伤疤、自醒大脑。
在兄弟单位的某场红蓝对抗演练中,“红军”遭“蓝军”偷袭后人员受伤,不得不将一批刚从该团岗前培训班结业的新号手推向一线,孰料新号手大多因技能不足、心理脆弱,在仓促应战中连续失误导致败北。
在某旅组织的一次长途机动演练中,一名发射车司机负伤“出局”,来自该团的替补司机,因胆怯无法应对险象环生的战场环境,导致发射车在机动途中接连熄火,错过最佳发射时机。
走出课堂,却上不了战场,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教’是起点,‘战’是终点,脱离了实战的教学,犹如失去了目标的弓箭,射得再远也没用。”3年前的转型建设研讨会上,该团政委侯志宇的发言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该团下定决心要开展实战化教学改革——让教学精准对接部队、课堂紧密衔接战场,推动教学理念与打仗要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与实战接轨、教学手段与战训模式对接,下功夫培养更多能打胜仗的人才。
课程围绕打仗设置,教学紧贴实战进行。记者在该团综合训练场看到,新兵入伍训练中,在长途拉练考核中穿插野外生存、战场救护、战术基础动作等实战化课目,让新战士真切感受打仗氛围、培育军人血性;定向培养士官集训中,将判定距离的知识方法融入轻武器射击训练,让学兵掌握任意目标距离判定及瞄准的方法要领,并采用不定距离方式组织轻武器射击考核,有效提升了学兵实战意识和打仗本领。
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科技精兵
各点位操作号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一道道指令流畅下达准确无误,电子屏幕上“神剑”随着一个个指令完成规定动作,划破天际直冲云霄……这是该团依托自主研发的模拟操作训练系统开展教学训练的生动场景。
时针回拨到2年前,上级部署开展多项专业训练任务。面对日益繁重的战备训练任务,如何在装备不到位的情况下实现从课堂到战场的转变?
人可以等装备,但战斗力建设不能等,自主研发模拟训练系统势在必行。议训会上,团党委一致认为,要着眼人才培养新要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和训练模式创新,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事后,各教研室牵头组织成立课题研究组集智攻关,历时半年自主研发了导弹操作号手模拟训练系统,并依据模拟训练系统配套编制出7大类13套训练教材,细化量化了每个号位的培训标准,让每名受训学员和每个操作号位严格按照标准专攻精炼、切实打牢实战技能,使专业训练进一步和实战运用接轨。